青年翘楚

徐媛 | 奔跑——向着光的方向徐媛 |

Labassa资本创始人

Labassa资本  (www.labassa.com)是一家资本和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包括地产债权及股权基金和商业地产资产管理。   打开企业介绍   ,我看到公司人员中西结合,  多数为曾在主流大公司担当重任、资历深厚的专业人士。创始人徐媛是一个非常靓丽的华裔女性,她在资本市场和机构银行业务领域拥有14年多的经验,在澳大利亚、亚太地区以及全球资本市场建立了广泛的商业人脉。我禁不住思考,在澳大利亚金融这样一个门槛很高、背景很深的领域,一个没有背景、  年纪尚轻的华裔女性,为什么能够领导这样的团队呢?

徐媛的爷爷是上海的前辈企业家,早年在上海创立并经营一家护肤品牌。徐媛把爷爷看作自己的榜样,或许是出于作为长孙女的使命感,抑或是血液里与生俱来的企业家精神使然,徐媛从小就对经营企业很有自己的想法。   1999—2003年她攻读了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她的目标是去国外进修工商管理硕士 (MBA),学习海外更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和实操。

徐媛和妈妈分享了自己出国的打算。一天,妈妈带来一份报纸,上面有一赛训练期间,她和其他五个队员共同完成了近 100个商业案例分析和演说,这则广告:寻找 “幸运之星”。这是悉尼科技大学语言学院在中国举办的公开征选  ,胜出者将获得 6个月语言课程的奖学金  ,徐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幸运果然到来,那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为她接下来的商业实践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很快,徐媛面临毕业找工作。她和别人一样投了很多简历  ,也得到了一些来自各类行业公司的Offer。徐媛戴着硕士帽参加毕业典礼当天,接到一个来自澳大利亚汇丰银行总部的电话  ,说周一可以去上班,虽然那是一个起薪不高的初级职位,徐媛还是欣然答应。

徐媛属于非常理性、逻辑思维强、处处有规划、方向目标特别清晰的类型。还在念高中的时候,她就喜欢阅读名人传记,她把自己特别欣赏的名人特质罗列下来,贴在书房墙上,并要求自己在生活中也去践行这些优秀特质。她加入汇丰银行后,迅速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和人员  ,在接下来的6年里,晋升了多个职位,从工商业务部客户经理很快做到金融机构机关业务部客户经理,负责汇丰银行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包括顶尖投资银行、资本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国际银行的业务往来。

作为这些国际领先金融机构的银行客户经理,  日常联络和交易对手多为国际顶尖金融高管,从专业知识到举止言谈上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无论在金融市场认知、商业谈判、风险管理方面,还是在处理复杂问题和把控突发事件的能力方面,徐媛都得到了极大的磨炼和提升,她更是圈子里少有的华人女性。

2012年徐媛加入西太平洋银行 (westpac)  ,担任副总裁  ,负责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客户的相关交易和业务。汇丰银行和西太平洋银行均为福布斯全球500企业上榜企业,徐媛感恩自己的这段履历,她在知名国际银行和澳大利亚本土银行共 11年打下的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成为她后来创业道路上巨大的无形资产。

2016年  ,徐媛的第二个孩子满两岁 ,她觉得一切俱备,只欠东风,她要启航了。

她辞去了西太平洋银行副总裁的稳定工作,开始专注于地产投融资并完成了多个地产开发和投融资项目。  2019年年初,  Labassa资本作为一家持有澳大利亚金融牌照的资本管理公司正式启动,她从此踏上了私募地产基金的旅程。Labassa资本业务包括地产债权及股权基金和商业地产资产管理 ,基金投向为澳大利亚优质的不动产抵押贷款、地产开发项目和商业物业投资。公司在悉尼和墨尔本设立办公室  ,团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投资人获得稳健的投资回报——地产债权基金年回报 8%以上,地产股权基金年回报 15%以上。

Labassa注重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全程监管所有投资项目。对创立企业,徐媛的初衷是做热爱的事业,用自己的方式去做  ,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同行,通过经营企业来历练成更优秀的人,通过打造一家成功的企业来回馈社会。   坚定的信念,清晰的规划,高效的执行,以价值投资为基础,以人为本,这是徐媛经营企业的信条。

在澳大利亚  ,真正的成功人生的定义并不仅是事业成功  ,而是能将事业和家庭相融合,做到成功又幸福。采访中听徐媛描述她的人生规划,我心里就有一个问号,这么理性的人生,是不是太辛苦了呢?听到她的爱情故事,这个问题才迎刃而解,幸福家庭让她充满了感性的快乐。

徐媛2004年进入悉尼科技大学商学院,一次去派对的路上,她遇见了一个高大帅气的澳大利亚男孩,他是工程系本科学生   ,比自己小 5岁。因年龄差距她没多想,更没想到这个男孩后来会成为自己的人生伴侣  ,他打动徐媛的地方也完全不在她的预料之中。中国人从小就习惯拼搏,加上徐媛的父母是知识分子,受他们影响她从小就立志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家长引以为傲。这份执着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使她在不经意中难免遗失了一些轻松自在。在和他交往的日子里她和他在海边与小狗赛跑在沙滩上双手倒立,在树林里骑单车,看日出,吃冰激凌,因浇花水洒到脸上而捧腹大笑。渐渐地  ,徐媛脸上的笑容多了,身心放松了她说:”这种淳朴的快乐在遇到他之前,没好好细心体会,原来这些以前觉得  ‘浪费时间’的事情才是生活最本质的美,我才明白,理想的路上也可以有很多种风景。”

徐媛形容他就像阿尔卑斯雪山中一面纯净的湖泊,波澜不惊,清澈见底。这个澳大利亚男孩最终打动她的特质也正是人最本质的美德:诚实诚恳、稳健务实、善良谦和。他 15岁开始假期打工,  16岁经济独立。在得知徐媛的人生计划是 30岁生第一个孩子后  ,他一边打两份工一边加快自己的本科学习进程,最终提前毕业。毕业典礼那天,他第一个上台领毕业证书,直到她后来问起,才知道他是个学霸,他的本科成绩在那年所有工程系毕业生里排第一名,得到了学校颁发的第一荣誉学士学位。 不炫耀自夸,不把忙挂在嘴上,他骑士般的优雅从容让她感到温暖。

徐媛29岁结婚,  30岁如愿生子。当她准备离职创业时,她问他:”创业成功、失败皆有可能,我们能行吗?  “他说: “你有商人的天赋  ,你应该去发挥它,让它为社会带来价值,无论成败,你还有我们。”也正是有了这一番话,2016年,她毅然投身于创业之路。

“那么,你这么努力工作,先生和孩子会不会有意见呢?  “徐媛回答 ,她每周都会拿出特定的时间全身心地和家人在一起,认真听他们说话,一起做有趣的事情。

Everyday isa schoolday .这是徐媛的座右铭。她认为金融危机也好,疫情也罢,我们永远在不断地解决各类问题。世界瞬息万变,我们能掌控的是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人生就像万花筒,换个角度  ,又是一番天地。无论中国还是澳大利亚,不同的环境和文化,做人的精髓和成功的路径却是一样的,亦如徐媛,在哪里  ,她都是一个榜样,永远向着光的方向奔跑!

Related Articles

青年翘楚

Jeff Lee | 华人非银行贷款机构开拓者

宏大资本创始人 20世纪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大量华人涌入澳大利亚,这一批大约4万人基本上在 1995年左右获得澳大利亚永居身份。  当时,澳大利亚刚刚从经济萧条中苏醒,在金融方面首先活跃起来。以前澳大利亚房价很低,十几万澳元便可以买到很好的房产,但是贷款非常难,利率也超过了 20% ,整个房地产市场死气沉沉。 90年代末,银行和贷款方面的政策一扫之前的僵化死板,贷款政策发生变化,不但容易借到钱,利率也大幅下降,于是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房价不断蹿升。 时势造英雄   宏大资本应运而生 2000年,  16岁的 JefLee刚刚从中国香港来悉尼上中学。虽然年龄小,但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也感受到了澳大利亚房地产的热度。因为他是中国大陆人,在中国香港就是寄宿,所以人非常独立,边读书边去餐馆、加油站打工赚钱。后来到黄金海岸上大学,业余时间去汇丰银行  (HSBC)打工,挨家挨户敲门卖信用卡。 Jef业绩很好  ,从团队第一名逐步做到全澳第三名。在这个过程中,他敏锐地感受到房地产火热的关键因素是贷款,于是毕业后果断换到一家华人贷款公司工作。 在房地产买卖方面,澳大利亚整个系统公开、透明、完善,不需要背景、资源,且对语言没有更高的要求。  1995年拿到永居身份的华人,正处于收入稳定、家庭团聚或结婚成家等准备买房子的时刻。天赐良机,能从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的底部进入,于是聪明且爱房子的华人圈中一下子出现了许多造富神话。...

青年翘楚

Martin Zhang | 从金诺到魔方

2003年,澳大利亚启动投资移民签证。  20多年来中国众多成功的企业家为了培养第二代,使之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带着子女纷纷赴澳。不过,培养二代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东西方文化冲突   ,时代变迁,一代和二代如何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一直是新移民讨论的焦点。本文父亲David和儿子Martin的故事,或许会给读者一些启发。 “金诺地产”是父亲David起的名字  ,那时儿子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公司的名字当然要听父亲的。过了 3年,儿子Martin逐步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  ,要把公司的名字改为  “魔方发展”  。父亲说:”公司最重要的是诚信,要一诺千金,一定要体现在公司的名字上。”儿子说: “公司的开发管理业务就像魔方一样,通过中心轴,关联并控制所有模块,进行有序高效的组合运动,拼出不同的精彩作品  ,把梦想中的房子照进现实。”父子俩因为公司名字沟通了大半年。最终,父亲被儿子说服,于是有了从金诺到魔方的变化。 父亲David来澳大利亚之前是中国一家以地产开发为主的集团公司的总经理,母亲是房地产造价师。父母工作忙,晚上饭局常带着儿子一起,于是Martin从小学起就跟着大人在饭局上听着房地产方面的各种信息。Martin说:”来澳大利亚进入房地产行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014年,Martin马上 18岁了,父亲深知全球化是必然趋势,觉得要让儿子开阔视野,于是不惜放弃中国的业务,办理了澳大利亚投资移民,举家搬至墨尔本。一般投资移民家庭是父亲在中国  ,节假日来澳大利亚几天,而妈妈陪同孩子在澳读书。但是David观点是 “一家人不要分开”,于是Martin享受着其他移民二代少有的家人陪伴,更重要的是父亲耳濡目染的指导。 David说,这些年他在培养儿子的问题上坚持两点:一是陪伴,二是开放。无论在中国还是澳大利亚,...

青年翘楚

Mimi Gao | 10年磨一剑  ,不变少年心

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澳大利亚房产市场十年一个周期,高盛集团创始人 “80后”MimiGao凭借对房产市场敏锐的预判能力和应变能力,引领公司脚踏实地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地产周期。 在多变的市场中 ,她总能嗅到时代的先机  ,比如澳大利亚第一个房产类微信公众平台  “墨尔本房产资讯”就是Mimi早在2013年就建立的 ;她有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从不随大溜 ;疫情后,她倡导  “合在一起,成为和企业社会责任上,崇尚信仰的Mimi总是怀着一腔恻隐之心,尽力而为。 从尘埃里走来,做我人生的主 谁又可曾想到  ,如此亮眼的女性竟是普通地方、普通家庭出身,一路靠自己打拼,在异国他乡闯出一片天地的? MimiGao是 2003年从山东一个小城市来到澳大利亚留学的。那时汇率高,澳大利亚的学费对她做小生意的父母而言是沉重负担。Mim i稚嫩的肩上扛起了生活的担子。为了节流,Mimi跟8个学生合租住房,总是在菜市场关门前甩卖时去买剩下的最便宜的菜。为了开源,Mimi四处找工作。但即便是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Mimi找工作也与其他留学生思路不同。她觉得,既然是工作,就不单纯是为了挣钱,而应该同时通过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  “一箭双雕”。因此,Mimi把目光放在了销售这个工种上。 第一份销售工作是上门推销电话套餐的无底薪工作。一周培训后  ,由组长带队去各个偏远地区地毯式地推销。Mimi每天要从下午4点敲门推销到晚上9点,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热的天气,都要挨家挨户地推销。...

青年翘楚

“大味”餐饮横空出世 |”90后” Liamzhou执掌美食天下

墨尔本的餐饮享誉世界,各国风情的餐饮文化蓬蓬勃勃,这和世界最宜居城市的称号相得益彰。  为什么宜居? 因为幸福度、舒适度和文化包容度…吃得舒服,吃得丰富,吃得地道,绝对是其中重要因素。 甚至可以说,在墨尔本你能品尝到比各国当地更为地道的餐饮   ,因为墨尔本能吸引高端餐饮投资移民和最高级的大厨。澳大利亚大厨的地位相当高,  “Masterchef”大厨的餐饮节目 ,很多重量级的节目都要为之让位 ;况且每个月都有各种大型赛事和节日 , 自然盛宴不断。在饮食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地方,中餐品牌  “大味”蓬勃发展。 “大味”,让华人为之骄傲的品牌 澳大利亚华人群体在近30年才逐渐壮大,而前20年的移民没有资金,更不懂什么品牌。后来新投资移民兴旺  ,有资金,有品牌意识、连锁概念  ,但当地的移民和留学生的数量还不足以支撑中餐品牌的发展。中餐没有著名连锁品牌一直是澳大利亚华人心中的缺憾。 2016年,天时地利人和俱备,  “大味”横空出世。当人们还没有搞清楚这是何方神圣的时候,...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