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Articles127 Comments
澳洲名人

专访Blackmores首席执行官,澳佳宝赢在亚洲的秘密原来是…

2015年,澳大利亚只有那么一个金融神话:ASX证券交易市场里一支代号BKL的股票在当年1月8号以34.96澳元一股的价格开盘,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为210.00澳元,短短一年股价疯涨501% ,升值速度甚至高过当年的比特币。这支股票叫做Blackmores Limited——澳佳宝。 著名华裔经济学家史鹤凌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澳佳宝是第一个冲破每股200澳元的澳大利亚股票,股价神话的诞生究其原因可分为三类:竞争者少,年中的婴儿奶粉战略和亚洲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狂热”追捧。最为澳洲营养补充剂的金字招牌,澳佳宝在资本市场的成功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经营理念和品牌管理艺术呢? 我们这期封面故事很荣幸邀请到了澳佳宝首席执行官Richard Henfrey(理查德·汉福睿)先生,请他亲自来给我们道一道,“供应链”、电商和食品(保健品)安全这三驾马车,如何帮助澳佳宝在本地及亚洲市场披荆斩棘。 那年,大堡礁,生姜片 采访一开始,汉福睿先生先给我们说了一段他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和澳佳宝的第一次相遇。那是20年前,汉福睿和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热恋之际乘船同游大堡礁,旅行过程当中晕船非常严重,当时女友给他吃澳佳宝的防晕防呕吐片(Travel Calm Ginger),“ 我吃了以后马上就没事了,真是奇了!我不知道这种邂逅算不算浪漫,你可以自己判断哈哈。”  剑桥大学毕业的汉福睿是英国人,15年前移居到澳大利亚并在2009年加入了“保他不晕船”的澳佳宝。2011年,汉福睿升职出任澳佳宝战略采购总监,之后于2014年再次升至首席运营官,他总结说新的角色带给自己两个大任务——一,投资并扩张亚洲市场;二,进一步完善澳佳宝的供应链。 而他也是这么做的。 赢在中国,我的原材料我做主 汉福睿先生告诉我们,早在澳佳宝正式进入中国之前,就已经被一部分中国消费者所熟知,“在电商时代到来之前,我们澳佳宝只关注澳大利亚本地的市场,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做过大规模的营销,但通过中国游客的采购,一些产品流入了中国市场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2012年,澳佳宝成立了天猫旗舰店,正式进驻电商,同时开始开辟中国市场。从2014年开始,澳佳宝借着中国自贸区的东风,在中国的销售量开始一路飙升,“我可以给你一些数据:我们有一款产品在澳大利亚市场每周的销量是每月两到三千个,上了中国的电商平台(特指天猫和京东)后,销量从每月三千上涨到了每月50万个,这是多么疯狂的增长!” 当我们问及澳佳宝产品为何能在过去和现在在中国市场立足并受到欢迎时,汉福睿自信的告诉我们,优质,优质,优质。那么澳佳宝的产品质量好在哪里呢? 从汉福睿的个人简历来看,他跟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Tim Cook)一样,来到“帅位”之前是供应链战略专家。他们都了解自己的产品,了解产品去向的市场,甚至了解产品在整条供应链条上被采购,制造(加工) ,包装,营销等等环节当中浮现出来的各类不足,并能掷地有声地制定出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有86年历史的公司,我意识到要保证优质的产品质量,我们应该做自主采购,这就需要亲自走到供应链的上游部门去。”不久前,收购了澳大利亚知名的营养补充剂生产商的澳佳宝,亲自做质量监控保障,亲自生产产品。“每一粒澳佳宝胶囊将会通过30道质量检测管卡,我们对于供应链有着非常高的管控力!” 汉福睿先生表示,这是他上任以来的第一个战略部署,这一部署将赋能澳佳宝未来全面控制产品的知识产权并确保高质量。 携手阿里,打造智能追溯供应链...

华人之光

张震 | 在澳洲崭露头角的华裔精神病专家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世界动荡导致大量精神问题的产生 :压力、抑郁、焦躁、成瘾……自杀的,行凶的,甚至造成集体性恶性事件的层出不穷。 对远离故土和亲人的新移民和留学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这时候如果在澳大利亚能找到一个会说中文的资深精神病专家可谓救命稻草。  张震就是这样一位被澳大利亚主流认可,出类拔萃的华裔精神病专家。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法庭资深精神病司法鉴定专家,悉尼万丝利高加华医院院长  (Medicalsuperintendent),医学学术顾问委员会主席;  悉尼精神病专家中心主任。看到这么多头衔,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华人,毕竟这是精神专科,不仅需要医术高明,英语精湛,更需要天赋技巧,能够矫正西方人精神和心理的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 张震讲了很多精神卫生问题,从华人留学生到企业家,从澳大利亚社会名流到监狱罪犯。除了周末,他几乎每天工作都超过 8小时。”患者实在太多”张震痛心地讲述了华人移民自杀的问题。临床工作中张震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个求助的患者,如果你掉以轻心,都有可能失去生命。 在悉尼能讲中文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专家大概只有他一个,一些疑难杂症患者也不断地从其他医生那里转到他这里。他能综合患者的多方面因素,找到其中的关联。比如,一个久治不愈患者,他细心观察到此人没有胡子,果断地让他检查雄激素浓度,一下子找到了病根;一个多年被诊断为精神病的澳大利亚人,他经过几次问诊后,果断地确认这个人没有精神病,最后患者和家属卸掉精神负担后,真的一切如常…… 我忍不住问他:你每天接触这么多患者,听那么多关于童年的伤痕,是不是负能量太多了呢?他说:”看着患者一天天好起来,我其实很有成就感,我很喜欢做精神病专家。””喜欢做精神病专家”  ,这会是怎样的一种心路历程呢? 天赋异禀,兴趣是最好的选择 张震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分校。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国卫生部,之后到澳大利亚继续进修。一开始在新南威尔士大学读公共卫生硕士  ,之后又被录取为悉尼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习卫生统计。性格外向、乐于与人交流的张震觉得做卫生统计太枯燥  ,于是决定考行医执照。他曾担任综合医院急诊科、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住院医生,儿科医院住院总医师。 原本计划从事外科手术医生培训的张震,在实习期间有3个月的空档期,而他除了精神科,其他科都已工作过,于是他就将空档期利用起来,选择去了精神科工作。这个偶然的选择竟然改变了他的行医之路。他没想到,在培训过程中发现自己对精神病科很感兴趣,学得很起劲,所以他向位于悉尼的威尔士王子医院 (princeofwalesHospital)递交了加入精神病专家培训计划申请,经过严格面试后,他被录取了。他发现帮助别人,通过和他们谈话就能给他们治疗并解除痛苦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于是他一干就是5年。到第3年时,因为他出色的表现,被推荐到一个高级位置 (Senior Registrar) ,负责指导培训医生的业务。 张震说,外界通常不了解  ,要成为一名澳大利亚的精神病专家、精神病司法鉴定专家有多么不容易。精神病专家与心理医生有区别:大学本科学心理学,毕业后做临床心理工作的就是心理医生。精神病专家首先要是医学本科毕业,然后继续精神病学培训  ,考试通过之后才有资格成为精神病专家,在此之后,又经过 3年培训才能成为精神病司法鉴定专家。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医学界非常严谨,专家培训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场硬仗。 在威尔士王子医院,张震成长得很快。那里有很多世界一流的专家、著名的教授  ,学术水平很高,医院的培训也很严格。在澳大利亚要成为专家学院院士更具挑战性,不但有基础理论考试、临床考试,还要写文章、做研究  ,要突破许多关卡。 至今他还清楚记得第一天走进培训教室时,看到里面共有 12名学生。老师对他们说,在这...

青年翘楚

“大味”餐饮横空出世 |”90后” Liamzhou执掌美食天下

墨尔本的餐饮享誉世界,各国风情的餐饮文化蓬蓬勃勃,这和世界最宜居城市的称号相得益彰。  为什么宜居? 因为幸福度、舒适度和文化包容度…吃得舒服,吃得丰富,吃得地道,绝对是其中重要因素。 甚至可以说,在墨尔本你能品尝到比各国当地更为地道的餐饮   ,因为墨尔本能吸引高端餐饮投资移民和最高级的大厨。澳大利亚大厨的地位相当高,  “Masterchef”大厨的餐饮节目 ,很多重量级的节目都要为之让位 ;况且每个月都有各种大型赛事和节日 , 自然盛宴不断。在饮食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地方,中餐品牌  “大味”蓬勃发展。 “大味”,让华人为之骄傲的品牌 澳大利亚华人群体在近30年才逐渐壮大,而前20年的移民没有资金,更不懂什么品牌。后来新投资移民兴旺  ,有资金,有品牌意识、连锁概念  ,但当地的移民和留学生的数量还不足以支撑中餐品牌的发展。中餐没有著名连锁品牌一直是澳大利亚华人心中的缺憾。 2016年,天时地利人和俱备,  “大味”横空出世。当人们还没有搞清楚这是何方神圣的时候,  “大味”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遍布墨尔本,  10家店分布在东南西北,仅市中心就 5家! 大味老火锅、大味麻辣烫、大味江湖、蓉川菜,无论是店面的装修  ,还是口味的地道、产品的创新,各种市场玩法层出不穷,让大家觉得如果不去吃一次 “大味”  ,就算 “out”了。一个晚上,接待数百位顾客。大味在墨尔本的餐饮界可以说是战绩赫赫。大味的  “火”似乎在一夜之间,而对于筹备大味品牌的人,却是历经多年辛苦的准备  ,才迎来的曙光。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大味”品牌背后,是一位来自四川成都的 “90后”,这么年轻的掌门人用了什么魔法,让 “大味”一夜成名? 说来,认识  “大味”的掌门人Liamzhou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若不是采访  ,我完全没有想到他是  “90后”   ,因为无论是为人处世  ,还是举止言谈,他都展现出异于同龄人的成熟。这可能和他从小就见多识广有关吧。 周父从20世纪90年代起,便进军酒店餐饮行业,至今已有30余年。Liam自小便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父亲待他严厉,告诫他对餐饮行业的热爱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他小小年纪便被送进酒店后厨从基本刀工学起。 如果说,...

商界精英

乔艳君-移民三部曲:苦难成功公益

见面之前,  “乔艳君”这三个字在笔者心中等同于女性企业家和三个男孩的妈妈。知道她长年往返中澳,兼顾家庭和事业,   心想她应是满脸的疲惫和沧桑。但见到她第一眼,就看到她的笑里满是温情,仿佛是一片没有边际平静的大海,水面上映着透明的光。我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她身上会有这种气场,而在接下来的谈话中 ,答案慢慢浮现。 起点平凡,起飞加速 乔艳君人生故事的开场再平凡不过。她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  ,青少年时期几乎就是在这种平淡而踏实中度过的,耳濡目染的是善待他人的处世之道。 和所有 “70后”创业故事相似  ,她也曾辞去公职去沿海打工,勤奋的她是打工妹中的佼佼者,因为优秀,被深圳总公司派往云南成立了分公司。然而平静的日子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打破  ,总公司破产,打工路上 “失去”了老板,她只好自己创业。 幸运的是,她赶上了200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她所从事的专业游泳馆建造市场很快为勤奋的她敞开了大门。 1999—2006年,不到 10年,公司便成为中国西南地区业绩最好的游泳馆专业承建商。 移民,跌入现实之苦 家庭观念极重的乔艳君认为  ,事业可大可小,可早可晚,而孩子的教育则刻不容缓。为了孩子的教育  ,乔艳君决定移民澳大利亚。  163签证获批之时  ,乔艳君已怀孕6个多月 ,就这样挺着大肚子  ,乔艳君和家人一起来到墨尔本。 新生活的忙乱可想而知  ,可是困难之大还是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有一件小事就可以说明问题:孩子出生一个月后,夫妇俩开车到市中心办事。那是提新车第一次正式上路。乔艳君的先生像所有新移民一样,完全不熟悉澳大利亚的路况及交通规则  ,仅凭一张中国驾照翻译件开车,遵循着在国内的驾驶习惯  ,前面公交车右转  ,没有多想就跟着转了。而这时直行车已经启动  ,短短几秒钟之后,两辆车相撞。 警察很快赶到现场,问乔艳君夫妇难道没有看右转灯吗?两人面面相觑  ,竟不知道还要看右转信号灯。警察当下判他们负全责。还没来得及买车险的她前前后后竟在修车上花了一万多澳元。金钱上的损失必然令人不快,然而更让他们受挫的是那种无法言说的委屈和无奈感。对方车主愤怒的眼神和明显的不耐烦像是一张代表着澳大利亚的脸,给他们刚刚开始的移民新生活留下了阴影。 无亲无故,诸多的不顺  ,再加上新生儿出生带来的生活琐事  ,乔艳君的先生不堪压力,选择回国,留下乔艳君独自带着孩子面对澳大利亚的一切。举目无亲,前途未卜,她陷入人生最黯淡的深谷。...

商界精英

杨浩–蚂蚁般工作  ,蝴蝶般生活

“在晨曦微光的勾勒下,Mountotemanu的峻峭的黑色轮廓伴随着海浪声,依旧在雾气中隐约闪现,这是黎明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南太平洋深处的BoraBora岛海浪冲击着珊瑚环礁,灰白色的渴湖和椰林映照的环礁小岛开始微微显现,不时有阵阵的暗香袭来,那是椰子、香草、橘子花的馥郁香味,我揉着眼睛从Edgard那 采访杨浩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他有很多旅行和创业的故事,并不断迸发出一些华彩智语  ,虽然并不高大上、让人崇拜  ,却会引人不时捧腹大笑  ,细细品味。 杨浩出生在昆明,山清水秀的环境让人充满了灵气。 在澳大利亚做为模范投资一名,他在2012年上过澳大利亚大名鼎鼎的The Age主流报纸头版,还接受过维多利亚州政府的 Thevictorianconnection 的专访。最近几年则投资于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护肤品和TGA/GMP药厂建设总包领域。其中,还少不了帆船、房车、潜水、旅行  ,遍布世界各个小岛旅游的行踪……别人移民澳大利亚,都形容为 “蹲移民监”  ,而他是满世界玩儿,还不耽误赚钱 我们来听听他对移民生活的见解吧 关于一名生活: 让自己活得有趣,勇于接受不确定性 “我的人生和水有关,这辈子我都会选择临水而居。幼时,外公经常凌晨叫醒我,用自行车驮着我去滇池边沟壑交错的小河里钓鱼,至今仿佛还能感受到当时清晨河面的薄雾、水草荡漾、空气中弥漫着的湖腥味,以至于以后的日子我一直对凌晨早起充满特殊的期待和兴奋感,所以来澳大利亚后我经常带女儿去世界各地旅行,重复着当年凌晨早起后的故事,试图展示给她一个真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世界,每次旅行都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饱含差异性的种子,期望在她未来的某个时段开花结果。 “2000年第一次来澳大利亚旅游  ,正值AustraliaDay  ,墨尔本yarra河畔的夜晚,群星璀璨、漫天礼花,我当时不知道这其实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多年后回首,你会发现有些地方、有些事,注定要在之后的时光里与之发生碰撞——命运其实早已做好安排。 “来到澳大利亚后几年,除了打理生意,最愉快的就是痛快淋漓地玩儿潜水和帆船、旅行  ,但是生意剥夺了我们大部分时间。 “夏日里,我有时会住到sandrihamyachtclub游艇俱乐部的船里,夜里波光粼粼,不知名的小动物会游到船附近,  冒着泡泡还有喘气声——世界奇妙极了。”上一次的三天两夜的航行  ,有个刚刚失恋的女孩应聘  ‘会做饭的甲板水手’, 3天后上岸告别时,她给我们微信留言,大意是:  ‘和各位哥哥一起,和风浪做过斗争,从此以后再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所以你看,帆船和大海可以治愈我们  ,见过风浪  ,再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作为移民,除了照顾老人、孩子、生意  ,肯定会焦虑,但这几年经历的事情多了,慢慢神经也变大条了,也不会过于焦虑了,所有担心的事情其实都没有发生。 “生活是自己选的,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澳洲名人

企业管理“魔术师”,骑车上班爱生活——专访Swisse董事总经理Oliver Horn

对于众多企业管理者而言,利润和管理是正相关的。说得再明目张胆一点,一个企业要想盈利,就需要激发出员工为公司奋斗的想法和行动力,员工越努力,企业越盈利。 财政盈利固然关乎企业生存,而如何在个人生存压力较小的澳大利亚激发出员工的热情?这是许多本地企业掌门人时常不解的一个难题。除了给予股份或经济奖励以外,能够吸引并且留住人才、最大程度地优化人力资源,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要素。 本期封面人物,我们很高兴能够受邀参观澳洲国民保健品企业Swisse,并在办公室专访到了这艘健康航母的掌舵人—奥利弗·洪姆先生(Mr. Oliver Horn),请他谈谈Swisse以“人(people)、原则(principles)、热情(passion)”为中心的成功经营之道。 CLED庆祝生活每一天 踏进Swisse总部,企业标语“CLED’ 处处可见——意思是“庆祝生活每一天” (Celebrate Life Every Day)。在这个世界领先健康品牌办公楼里,处处都洋溢着浓郁的幸福,健康的味道:进入公司大门就是一个中型的惬意咖啡馆,摆放着各式健康茶饮,往下走是一个设施健全的健身房,这里还有一处自行车停靠所,甚至还有一个折叠式的乒乓球台,经过这些体育娱乐设施才能到达办公区域。 Swisse的使命是让全世界的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运动 (movement),正念 (mindfulness)和营养(nutrition)是帮助人们生活得健康快乐的基础。Swisse 不仅向大众推广这些理念,同时Swisse的员工们也每天身体力行。 “在办公室里,我们的员工每一个小时都会停下工作,起身做运动,”话音刚落,我们听到办公室想起了铃声,Oliver从接受采访的办公室一跃而起,来到办公区带领员工一起做了一组深蹲。他告诉我们,自己没有汽车,每天上班都是骑自行车来的,这也是他保持充沛精力的小秘密。 每一个工作日,Swisse都给员工提供营养丰富的早餐:有机蔬果,营养麦片,酸奶等等,“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这些营养丰富的膳食和晨跑,游泳,健身等例行运动搭配在一起,成为了Swisse人强健体魄的双重保障。 Oliver认为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感不但来源于运动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成功运营的重要因素。为此,公司刻意鼓励员工在公司只说正能量的词汇,避免负面情绪:“ 我们在公司不提倡使用带有负面含义的词汇,比如说我们不提‘执行(Execution)’ ,因为没有人会被处决(Execution的另一个意思)掉,在Swisse我们会用‘落实’(Implementation);我们也不说‘最后期限’(Deadline),因为没有人要死,我们用的词是‘时间表’(Timeline)。当我们遇上困难,我们称其为‘挑战’(challenge),当员工犯错时,我们不用mistake这个词汇,而是只用”LGI”, 建议出他们未来的进步空间在哪里(LGI:Learn, Grow,Improve)。”...

华人之光

宋正 | 人工智能背后的智能

——宋教授的开挂人生 谈到近年来大热的词 ,人工智能  (AI)  当然位列其中。随着chatGPT带起的热度,人们对 “强人工智能”的话题津津乐道。而在这种泛娱乐化的讨论之下,真正的人工智能领域其实正以一种蓬勃的态势,   紧密结合各行各业,积极地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中,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今,人工智能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技术  ,而我们正身处其中。 在人工智能领域  ,宋正博士  (Andysong)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专家。他拥有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人工智能博士学位,是该校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导了一系列科研开发项目 , 曾获得超过 200万澳元的项目研究经费 宋正因为童年喜欢看科幻小说而 “误入”计算机科学领域。  目前  ,担任RMIT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一职  (AIcentredirector),主导了一系列科研开发项目。大学院墙之外  ,宋教授积极主导和参与产学合作。他担任澳大利亚人工智能委员会秘书长一职,是中国72变智能物联网平台首席科学家,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还积极参与各种AI大会的筹办与组织,比如环太平洋人工智能国际会议 (PRICAI)  、IEEE进化计算大  会(IEEEcongressonEvolutionarycomputation)以及在上海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等。宋正教授与行业广泛合作,积极融合计算智能、移动互联和集群感知先进技术,为交通运输、物流和仓储行业管理优化提供服务。 目前,人工智能是一个人才格外紧缺的领域,在学术上要做出开创性的研究十分不易。而在市场或各界描摹的  “大饼”的诱惑下  ,在实际领域中跨行业而来却未能真正掌握前沿技术的人比比皆是。因此,像宋正教授这样的尖端人才投身于实业  ,更显意义重大。 正如宋正所言:”要致力于把研究成果带到实际领域中,再从实际应用中看到问题,用来自真实场景的问题做研究  ,带来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72变智能物联网平台 作为宋正参与的重头项目 ,72变智能物联网平台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而是面向酒店行业,所以普通消费者未必有所耳闻。在酒店行业...

青年翘楚

Cris Chen | 流浪的富二代   扎根澳大利亚

在悉尼提起中餐喜凤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喜凤台在疫情前最多开到7家连锁,甚至延伸到布里斯班,而且每一家都是容纳上百人的大店,无论是中午餐、下午茶还是晚餐时间,经常一开门 , 大家就像约好了一样,  10分钟屋子就爆满  ,几乎每天都会有在外面排队等位的情形。  由此可见,喜凤台以自己的品牌、品质、价格和服务赢得了好口碑。毕竟悉尼的餐饮业竞争还是相当残酷的,尤其是拥有280名员工,在澳大利亚这种劳动力奇缺、劳工保护至上的国家,是相当不容易的。那么我们就不妨深入喜风台的背后,采访喜风台。如今的当家人Crischen,   了解一下这个品牌的发展过程吧! 100万的兴衰起伏孤独少年的幸福与磨难 crischen的爸爸是中国台湾人,  18岁创业  ,进入中国香港、内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近乎垄断了喇叭、音响等相关的产业  ,成为巨富。 cris 1979年出于生中国香港,可谓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家有两个保姆、一个司机  ,暑假还可以去中国台湾吃喝玩乐,在11岁之前真是幸福得无忧无虑,快乐至极。 当然,没有一个人会永远如此。  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他被送到英国寄宿学校,虽然是贵族学校,但对一个 11岁的孩子来说,周围除了一个中国澳门人,没有一个亚洲面孔,全是金发碧眼   ,曾经吃惯了中餐,凡事有家人呵护,如今一律西餐,家人都不在身边,这一变迁还是相当残酷的。面对如此大的落差, cris内心无限孤独,无人诉说。暑假, cris一个人坐飞机回中国香港。从此,他明白,这就是生活。在他 19岁,懂得了责任、  自立之际,又被家人告知要去加拿大陪伴弟弟留学。那时候,  cris开始琢磨赚钱,他边卖衣服边读书。21岁的时候  ,有一天爸爸把他叫到房间谈话,意思是  ,你 21岁了,以后家里不再养你,但可以给你一笔启动资金,你想想要干什么?需要多少钱? cris有些措手不及,也有些小激动,思考了两周,最后决定和朋友一起开车行。他计算了一下,然后张口向爸爸要 100万加元。那是2000年啊,  100万加元是什么概念?没想到  ,爸爸一口答应  ,并在一周之内就打款给他。面对突如其来的 100万加元  ,cris有些不知所措,认认真真冷静了两周,决定先买两套房子,一套13.8万加元,一套 23.8万加元,然后才全部投入车行,   占了车行股份的 40%。 cris还是很有做生意的天赋的。新生意颇受欢迎,一台 700加元的二手车,经过维修后,竟然可以卖出2300加元的价格。两个小伙伴相当勤奋,为了省运输费和提高效率,经常自己取车、送车,一天可以开 1000公里,一周工作7天也不知道累。cris看到留学生的需求,发展了车贷,满足各类购买者。这样几年下来,他靠自己赚钱,开上了法拉利和保时捷。 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之际,整个外汇市场、二手车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手里囤的车  ,不得不一辆辆低价卖掉……车行不得不关闭。更令人悲伤的是,合伙人不知是迫于失败的压力还是其他不为人知的因素,在回到中国台湾一个月后  ,和他失联了,后来才得知他自杀了。合伙人的太太和孩子找到cris...

商界精英

Cherry Zhang–澳大利亚 20 年三遇经营危机 力挽狂澜

一个边上学边打工的女留学生,从创业到经历三次企业濒临倒闭,再到经历了金融危机和疫情的考验,最终从凡事亲力亲为、全年无休的辛劳,到如今不仅在全澳经营着十余家 Chi-Link 灵气中医连锁加盟理疗馆,还实现了时间和财富的双自由。如今她可以早上在普吉岛散步,下午或者晚上和团队开会,也可以和先生来个想走就走的旅行而不影响公司的运营。让我们看看 Cherry 是怎么做到的。 堂堂硕士弯腰为人按摩,想要创业就不怕失面子 cherry出生于天津  ,父母是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高考失利是cherry遇到的人生中第一个坎儿,本来有实力考入南开大学却直接掉到二本的  “天津中医学院”  。大学毕业时又赶上第一回学校不包分配工作。她想到了出国留学,于是在 1999年来到了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格里菲斯大学学习金融和会计。 因为是靠父母借钱才交齐学费的  ,所以cherry利用课余时间打零工,像是厨房帮工、酒楼推点心、前台,她都做过。 2001年cherry顺利毕业并拿到PR。她本来可以去找一份白领工作  ,但是她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甚至决定去按摩店打工。很多人不理解  ,一个堂堂的中国 5年中医针灸本科生和澳大利亚金融硕士,为什么选择去按摩店给人家按脚按腿,有的朋友甚至表示同情。但其实是cherry很想借着这样的锻炼  ,以后自己开家中医理疗馆,让西人了解中医,了解经络  ,了解穴位,让中医在海外发扬光大。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03年按摩店老板开分店,她成为合伙人。  2004年又和先生独自创业。 第一次经营危机: 一步一个坑,用钱换来经验 2004年,cherry离开悉尼,到布里斯班开了第一家在购物中心的理疗馆,不到30平方米,只有 5张按摩床。开业的第一天,她和先生一大早就一起憧憬着客人络绎不绝地进来,心满意足地离开。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第一天开张就吃了一个 “大鸭蛋”——营业额为零,因为当时在布里斯班还没有这样设在购物中心的理疗馆,顾客根本不知道她的店是做什么的。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

澳洲名人

最高43%的电价折扣!Alinta能源新巨头携手华人社区,王者归来!

自维州政府在2017年第一季度关闭了全澳最大的燃煤发电厂——Hazelwood后,澳洲能源市场委员于今年3月底公布报告称,2017-2018财年维州居民平均用电成本暴涨16%,达到了1275澳元! 能源造成的污染排放固然担心有理,可三大传统能源商在电价管理上的鲜有作为也多少影响了纳税人的钱袋。这个时候,澳洲排名前五的能源企业Alinta打出了“给千家万户提供可负担能源”的企业口号,为澳洲不同地区的用户提供最高达43%的电价折扣(*注 具体优惠计划访问 alintaenergy.com.au)。然而市场体量限制和让利于用户的商业模式,使得称霸西澳的Alinta想要持续扩张,甚至打开澳洲各州市场显得困难重重。 一个好汉三个帮,去年4月,横跨珠宝、地产、基建、百货和零售业务,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香港周大福集团经FIRB获批收购了Alinta,并于2018年1月出资约12亿澳元为其买下了占维州发电量23%的重要电力资产——罗依杨B电厂(Loy Yang B Power Station),赋能Alinta自主发电能力的同时也为这家充满理想的能源企业插上了梦想的翅膀。随后,又派出了董事董朝晖先生,促进跨国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助力集团发展。 复兴Alinta传奇从零启 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今天采访的这位Alinta首席执行官也是如此。蒂姆睿先生在对话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自己在一个不算幸福的单亲家庭长大,而工作最大的源动力就是为自己的孩子赢得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和一个轻松一些的人生。 在这种纯粹而持久的动力下,蒂姆睿的职业生涯算是“一路开挂”。他从一位勤工俭学的接线员开始,以销售的身份进入能源行业,并在进入Alinta之前成为本地能源三巨头之一——AGL,200年企业历史上最年轻的销售冠军和部门执行官。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蒂姆睿在2011年也将同样的传奇带到了Alinta。 当时的Alinta受到债务危机和全球金融萧条的影响,一度资不抵债,面临破产。那时董事们找到了正在AGL干得意气风发的蒂姆睿,希望由他来扭转乾坤。危难间,蒂姆睿接过帅印。“我上任后更新了整个领导团队,我和新团队坐下来逐一盘点了公司所有的能源资产,写下运营这些资产的策略,然后拿出一张A3纸,让他们在没有任何资源限制的假设情境下把运营这些资产的策略再写一遍。”蒂姆睿回忆到。 蒂姆睿让新的领导团队认清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并且通过和供应商再次谈判,重新定计划,引进跨行业人才等运营战略,在两者之间顺利架起了价值之桥。在他加入Alinta的第一个财年,公司就扭亏为盈,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达到1.4亿澳元,并逐年递增,到了第四年,更是达到了3.5亿澳元。2017年,这家冉冉升起的能源企业终于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牵手周大福 拿下罗依杨B电厂 在蒂姆睿先生的精益带领下,Alinta蜕变为一家极有竞争力的能源供应商,在澳洲东西两海岸的用户超过了百万。但他的雄心不止如此:“澳洲现在有三家能源巨头,而我的目标是让消费者支付可负担的能源账单,并把Alinta带入到能源‘四巨头’的行列当中。” 话虽如此,后来者追赶行业巨头往往如同虎口夺食:难!发电资产不够所带来的电力自给限制、用户数量的差距、品牌影响力等等因素都必然延缓Alinta向“第四巨头”目标前进的步伐。 而周大福集团伸出的橄榄枝很大程度上满足了Alinta的需求。我们了解到,初次踏足澳洲能源市场的周大福在收购Alinta的案子上投入了约40亿澳元巨资,可以说是该集团在澳洲的核心资产。收购完成后,双方必然要面对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难题,那么作为CEO的蒂姆睿是如何看待这个差异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给出了一个对比参照:盈利周期期望。相比于在话筒前互相吹捧,资方和企业方在公司盈利周期上达成共识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体现出沟通上的正面效果。“我们以前的主要股东来自于英国和美国,现在的母公司周大福则来自于中国香港”,蒂姆睿表示,从文化上来讲,Alinta应该和英美股东更处得来,可在企业发展布局观念上,情况却恰恰相反。“从前的股东考虑的是如何在当下能够把利润最大化,可当我在香港与周大福集团领导层会面时,我们讨论的是如何从长远的角度发展Alinta。你知道,想要长远发展就可能需要牺牲一些近期的利润,以换取市场份额和顾客忠诚度,这也和我加入Alinta时的初衷——‘做平价能源’是一致的。” 在收购完成后,周大福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帮助Alinta长期发展的诺言,仅仅半年后就追加投资12亿澳元一举拿下了Loy Yang B Power...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