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Articles127 Comments
华人之光

翟慧娟 | 现代版的蝴蝶夫人

女高音歌唱家 《蝴蝶夫人》是经久不衰的世界著名歌剧之一,也是澳大利亚最高艺术殿堂——悉尼歌剧院的经典演出作品。 非常值得骄傲的是,在悉尼歌剧院演出中担任女主角的竟是华人女高音歌唱家——翟慧娟。她曾拜师于意大利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TizianaFabbricini和著名指挥家、钢琴家LeoneMagiera (帕瓦罗蒂的启蒙导师及一生伴奏) ,可以熟练地使用中文、英文、意大利语、德语4种语言,并可以使用8种不同语言演唱 出国,一位中国现代版的蝴蝶夫人的诞生 《蝴蝶夫人》讲述了一段跨越时间、跨越文化,凄美又悲凉的爱情故事:一位天真纯洁、为爱执着的日本姑娘巧巧桑  (蝴蝶姑娘)  ,突破了宗教束缚、文化差异  ,嫁给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这部歌剧的出现对西方社会具有时代意义。 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还处于浅尝辄止的阶段,而 《蝴蝶夫人》的出现,无疑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东方的门。 正因为这部剧的特殊意义  ,使翟慧娟的身上,也同时承担着中国和西方社会的双重期待。一个华人能够获得悉尼歌剧院的高度认可,要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实力。  “想要表演一出好歌剧,一定要了解他们的文化和思想  ,读懂他们的语言。”她就像一条纽带  ,为西方世界介绍东方文化,也代表中国美声表演艺术登上国际舞台。 1999年,翟慧娟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  ,师从赵静教授并获得多种国内大奖  ,在2002年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然而  ,这些成绩并没有使她满足于现状。歌剧起源于西方,想要在歌剧艺术上真正做出成绩,出国是必经之路。  4年文工团生活后,她毅然决定赴澳大利亚深造。 “作为东方面孔在西方艺术界,偏见不可避免。但是我一直坚信  ,如果你做得足够出色,就可以让人忽略所有偏见,只关注你的能力。”翟慧娟以最高分的成绩获得悉尼音乐学院歌剧表演专业硕士学位   ,随后获得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特殊人才绿卡。这是走向国际认可的第一步。学习期间,她的名字频繁的出现在西方主流媒体上: ABC古典太,3MBS等电台,The Age,Mosman, Daily等报刊。 2024年,翟慧娟获得Nietta Song...

青年翘楚

Arthurweng | 天玉君承创始主理合伙人

Arthur Weng:天玉君承(Sky Jade Partners)创始主理合伙人;IOC国际企策联盟发起人;Cloud Paper Group 执行董事;AFC澳大利亚金融图特约栏目作家;AFSL 持牌人。初见 Arthur Weng,没想到是一个“85后”的年轻人。在投资行业听闻天玉已有数年,这次有一个偶然机会得以采访 Arthur 并深入了解天玉君承。 空杯心态,弯腰做事 本以为Arthurweng是站在家族财富的高起点上开始创业,细聊才知  ,出身于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的他  ,这些成果源于天道酬勤。他曾为中国的一家声名显赫的地产集团献力。怀着继续深造的心态,Arthur来到澳大利亚攻读迪肯大学的会计和金融专业的硕士学位。 生存问题和求职挫折迫使他迅速调整心态。哪怕任职雅高酒店前台  ,他也一丝不苟。倾注全力的奋斗回馈了他  “销冠”的成绩。在五年的雅高生涯中,他累计三次获得 “年度最佳员工”称号,并升任助理总经理。Arthur回忆,  “空杯心态”和 “弯腰做事”是他最大的收获;怀着踏实、勤勉和善于思考的工作态度,机遇便无处不在。 2017年,  Arthur开始涉足投资管理行业,并决定再次走出  “舒适区”,正式开启澳大利亚创业之路 天降大任,玉汝于成 来澳以后...

商界精英

江枫–光伏云平台专家江枫

疫情期间,墨尔本6次封城,总共持续2年多 ,许多中小企业只能僵尸般存在甚至倒闭 ,尤其是华人企业,起步晚,根基浅,以至于不少新移民干脆卷铺盖回中国。可是竟然有一家华人企业的营业额不减反增,忙得不亦乐乎,它就是ECA (EnergycouldAustralia)光伏新能源公司。 它是第一家获得澳大利亚CEC认证零售商资格的华人企业 ;是华为在维多利亚州的独家合作伙伴 ;特斯拉电磁墙授权零售安装商 ;IKEA宜家家居商业光伏服务商 ;AutoBarn  IM     Group总部等巨头的御用商业太阳能服务商。它的创始人是江枫先生 光伏产业响应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的呼声是这个时代的朝阳产业。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干净的空气,俄乌战争爆发后居高不下的电费,以及独立房为主的居住方式,使得光伏产业在澳大利亚大有可为。作为ECA公司的创始人,江枫是如何号准时代脉搏  ,在竞争者云集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一枝独秀的呢? 专注,用匠人精神对待产品,用专业服务打动客户 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出身的江枫毕业后在ABB中国工作多年。专业上和工作中一以贯之的积累让他在移民澳大利亚后顺利进入本地一家大型光伏企业。2015年  ,江枫成立ECA公司,组建团队,正式开始他的创业人生。万事开头难。尤其刚开始太阳能有政府补助时,整个行业鱼龙混杂,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如何获取第一批客户的信任是创业之初的最大挑战。 江枫不走捷径,以行业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用好产品和好服务说话将整个公司提升到行业的高层次:太阳能板只用市面上最好的材料;工程团队坚持自己培养,而非外包;施工质量注重细节,而非只追求速度;杜绝任何保修服务不到位的情况,跟客户全程保持有效沟通。 维州政府在太阳能安装上监管十分严格,居全澳之首,每个项目都由第三方验收。ECA不但验收成功率为100%  ,且其中 99.9%在首次验收就成功通过。公司还保持着客户零投诉和五星评论的纪录。  2015年成立至今,良好的口碑带来了公司的快速成长。目前,公司团队有8名销售人员  ,16名设计安装人员 ,3名IT人员和4名管理人员。其中,设计人员都持有电气工程师执照  ,安装人员都持有清洁能源理事会注册安装人员执照  (CECAccredited Installer)。 后来政府补贴取消  ,虽然影响了大部分太阳能公司,但命运女神终会眷顾真诚而用心的人。能够成为像IKEA宜家家居这种大企业的商业光伏服务商,无疑说明了 ECA公司的专业度。这是那些离开了政府补贴就倒闭的同业可望而不可即的水平。  8年的扎实努力让ECA成长为澳大利亚口碑最好的新能源公司。 优势,从何而来? 成功的背后不仅是坚持人所不能坚持的,更要有人所不能实现的独特优势。ECA翻译过来就是澳大利亚能源云公司,其名字就透露了其基于云平台的软件支持能力。目前,澳大利亚90%以上的光伏企业仅仅提供零售安装层面的服务。与他们不同的是,  ECA的服务涵盖从方案咨询、批文申请、项目设计、材料安装、质保到发电数据管理的完整流程。而实现发电数据管理这一核心功能的基础正是云平台。每个ECA签约托管的用户的发电数据都会被记录和存储在云平台上。不仅ECA的工作人员可以对用户的发电情况进行监控和后台管理,用户也能通过自己的设备终端实时查看自家电站的数据。 在澳大利亚,光伏产业也是政府监管非常严格的产业。澳大利亚能源管理局 (AustralianEnergyRegulator)是行业的执法机构。清洁能源理事会 (cleanEnergycouncil  ,CEC)则为行业制定准则和规范。 澳大利亚境内的光伏企业可向CEC递交认证申请,通过审核的企业可获得CEC认证零售商的资格。该审核的评判范围包括公司运营年限、创始人背景、客户投诉及处理情况、售后服务管理流程、历史项目案例等方面。维多利亚州政府自 2019年开始给予相关企业新能源补贴。该补贴是在联邦政府已有的...

华人之光

人生三种活法:商人、牧师、作家

不知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在高速公路上遇见特殊状况,不得不绕路,绕过一个口,发现还得绕行,再一个口,接一个口,不停地绕行,产生一种错觉,仿佛一辈子就这么弯弯绕,永远迷失在路上。Detour是一个有趣的英文单词,剑桥英语词典解释说, 绕行通常是为了避开某个障碍,难免会走多点路。 九十年代的上海是大门正式打开的年代,我毅然辞去了政府公务员工作,不惜从父母那里借钱,赔偿了好几千元违约金,包括父母在内,所有人都认为我冒冒失失砸掉了金饭碗,但是,我想我知道需要什么,我的青年时代如果还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的话,就是一点微弱的正义感和理想破灭后对现实的反抗。虽然我在大学期间发表了长篇翻译作品,但我还是放弃了文学梦。 商人 经数年蚂蚁搬家的努力,在德国我捕捉到一个机会,用环欧旅行的一个月,收购了德国汉堡的一间小型医材分销公司,剪除中间环节,成为少数几家雇佣德籍销售员直接把产品卖入德国医院的中国民营出口企业之一。一转身,我又逮住第二个机会,从意大利引入技术支持,在中国内地成立一家拥有十万级净化车间的医用耗材合资工厂,率先给欧洲客户制造装船前灭菌套装手术包,初步实现了产销一体化整合。 在两年时间内,我收回收购成本,产品不仅在德国具有知名度,还从德国转销西班牙、法国和北欧。当坐在上海浦东敞亮的现代化办公室内,面对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我开始幻想把一面面红旗插遍地图上每一个角落。未来似乎已经打包装进了一只坚固的出口包装箱。但是,未来是一阵风,不知道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等到听见风声,它已经去得老远老远…… 一个意大利客户,我的一个老朋友,首先向我发出了忠告。他发现欧洲市场出现了不是从我司出口却打着我德国公司品牌的产品。骄傲和野心膨胀到我全然没有顾及市场上山寨版产品淹没了正品,全是产自我的国内合资工厂,订单却是来自另一间奇怪的新成立公司,与我德国公司同名。 同时,两位德国高层为了夺取公司,早已互相串通,将资产转入新公司,而将债务扔给老公司,任由其破产,好让新公司名正言顺接手销售管道,并从我的合资工厂采购。德国高层雇员——一个前南斯拉夫的共青团书记,开口闭口都是为劳动人民谋福利的人,曾亲自飞到中国内地,说服我工厂合伙人与之连手,通过一系列秘密的“合法”程序将我踢出了新公司。 我陡然惊觉腹背受敌。当我焦头烂额不断投入资金,企图挽救德国公司财政时,我的商业帝国开始摇撼,发出吱嘎的解体声响。  我花费巨资请德国律师,发动了一场诉讼战争,不为了夺回德国公司,也要毁了它。哪怕是在欧洲的火车上,我都要忙着看讼词写文件。 记得那是在前往柏林的列车上,窗外飘着圣诞气息的大雪,转眼覆盖了德国乡村雪野上脚印,一夜间也染白了我的头发。在有节律的铁轨震荡声里,我心里翻江倒海。从德国医院直销先驱到被赶出这个市场,上帝的风极其高效,只用了四五年时间。刮倒我的不但有德国老朋友,也有中国合资工厂的两名合伙人和若干供货商。怀疑人生是一句肤浅的话,那时候的我,作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却不得不否定全世界。 牧师 当坐在地球另一端靠近南极的家里,看着蚂蚁旁若无人从花园爬进客厅,我想起数年前在北京的一件小事。 当时,我去北京出差,晚餐结束,大学时代的班长才姗姗来迟,他坐在那里,无心吃喝,问什么耽搁了,他说是在看蚂蚁搬家,看了居然有两三个小时,蚂蚁从这一头把家搬到那一头,他轻轻吹了一口气,蚂蚁们都回去了。几小时等于蚂蚁生命的几天几月几年白干了,而他花了十来年时间在北京娶妻生女,有房有车,但完全可能在一夜之间失去。他觉得自己就是宇宙中的一只蚂蚁,不知道哪阵风把他打回原形。 我发现蚂蚁的眼睛竟然看不见人。他们只是二维世界的动物,加上时间维度,充其量也就是三维动物,而这个世界按照数学家的演算就起码十维以上,多一维我们尚且不能理解,多七维八维该怎么办,圣经诗篇说“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我以为这是我的地球,岂知这是那至高者的后花园。我绕行了世界一大圈,竟然又来到了《圣经》的话语面前。 绕行于我而言,没有避开上帝,而且遇见了一些十分有意思的东西。然而,遇见耶稣,从来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意味着你得把过去几十年积累搭建的违章建筑统统拆掉。我撤销了德国诉讼。 2011年是我人生中最为苦闷难熬的日子,在读经查考中,摩西和我一起流浪四十年,约舒亚和我一起跨过约旦河,进入流着奶与蜜的迦南美地,耶稣带我在棕榈日进入圣城。当我第一次开始向上帝祷告,怀疑是主要的动机。然而,神的信实一次又一次向我证实耶稣所说那种移山填海的力量。每一个真正的基督徒都不是停留在神学知识或祷告话语上,每一个都经过死荫幽谷,都有经历神的见证。每一个祷告都是信仰建造上的一块砖石。 那时候有三个发现冲垮了我对理性、对科学、对无神论的信仰: 其一,人虽有理性的追求,但从更为基本层面上看,却是非理性的。无神论完全没有证据或实验证明,实质上也是一种宗教;没有人生来是无神思想。实际上,大多数人在人类历史所有阶段都是有神论者,如果不是从小刻意在全方位灌输,一个人自然而然会产生的思想是有神论或不可知论; 其二,科学与宗教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彼此冲突。相反,许多证据表明科学起源与宗教密切相关。事实上,美术、音乐、文学、医学、天文、化学和物理等人类主要知识的起源均与宗教有关。科学仅仅有六百年历史,却几乎夺取了各个领域的话语权,以至于有人把它高举到几乎成为一门新宗教的地位。然而,科学对世界和人生的观察十分有限,对良心和道德束手无策。科学发现越多,由此产生的问题也越多;纵然(有组织)宗教在现代社会已经被边缘化,但信仰却从来没有边缘化。相反,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正在飞速发展。 其三,上帝的保守一直在我生命中,我发现对此最难的事不是相信,也不是灵修,而是感恩。很多人生于此长在此,对索取习以为常,终于灵性枯竭。从文化渊源看,中国人历来没有属灵(spirituality)这个概念,害怕各种形式的知识灌输,却又趋之若鹜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接受各种教育,为了不输在起跑在线。然而,从来没有一种声音出来说要培育孩子的灵性。时代的悲剧,莫过于谎言洗脑已经把人培养成灵性干枯的人,干枯的灵比干枯的手更可怕。 我受洗成为一种叫做基督徒的新人类。在这个弯曲悖逆的世界,一个只追求智慧和只相信个人奋斗的现代人成为基督徒,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必然是一个神迹。这种新人类不是从此过着幸福的日子,而是从此开始了试炼。洗礼那天,据说是那个中文堂第一次人数超过100人,牧师兴奋地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朋友,我说大概更多人是希望看一看这个人的脑袋是怎么漏进了水。 作家...

澳洲名人

从不停歇 ——专访澳洲CPA首席执行官Alex Malley

清晨,墨尔本亚拉河南岸的Freshwater Place 28 号大楼下面已经变得匆忙。Alex Malley 会在楼下散着步,呼吸着一早的清爽空气,计划着一天的事情。他喜欢每天走进办公室前在楼下边走边思考的过程。到了办公室,喝一杯双份特浓咖啡,两个运行官员已经帮他把各种文件摆在他的办公桌上,CPA 老总又一个繁忙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日复一日。 做电视,写畅销书,网站上录视频回答各种年轻人千奇百怪的问题,这个人就是世界最大的会计师公会之一——CPA Australia 的首席执行官。他要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参加各种会议和讲坛,接受各个媒体定期的采访。 是的,这种差异感,是人们面对Alex 的时候最直观的感觉。他总是笑嘻嘻的,一下子喊出每一个人的名字,跟他们开玩笑。他刚到CPA Australia 的时候,办公室墙上贴满了员工的照片,他觉得,和员工打成一片,必须要从了解每一个人开始。 Alex 总是忙忙碌碌的,午餐也就是和同事跑去楼层的一角,吃一块三明治就解决了。即便如此,他最近又给自己的头上添了一个职位——CPA AustraliaAdvice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澳洲CPA 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那就是跻身澳洲的金融理财市场。为此, CPA Australia 特别成立了全权子公司CPA...

华人之光

艾琳 | 西方诗歌盛宴中的东方元素

华裔诗人、当代艺术家、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人 2022年 4月 9 日,悉尼诗歌  (poetty sydney)联手内西区嘉年华  (InnerwestFestival)为象征派诗歌先驱、   法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查尔斯  波德莱尔  (charlesBaudelaire)和著名华裔诗人艾琳  (AileenMoka)举办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生日庆典。总策划Angelastretch女士表示,她非常赞赏艾琳女士的艺术品格和艺术成就,   当得知艾琳与波德莱尔的生日为同月同日时  ,便萌发了发起这次诗歌活动的念头。她感到特别荣幸,能够首次邀请到华裔诗人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做客悉尼诗歌,以诗为媒与波德莱尔隔空对话。 艾琳是谁?她是怎样出现在悉尼诗歌的聚光灯下的呢?翻开关于艾琳的陈述,有这样一段话: “用生命奋不顾身体味生活的追光者,把日记和书籍藏进旅行箱,无畏行走的流浪者;把漂泊的孤独、肆意的不羁、刻骨的柔情落于笔尖,融进艺术表达  ,用一首首动人的诗句和一件件艺术作品将自身的感悟雕刻进时间长廊无我之旅。” 无需高大的学历堆叠  ,没有酷炫的艺术履历,也不在乎繁复的头衔堆砌…寥寥数语阐释了艾琳空灵的艺术境界和洒脱的处世哲学。在Google上搜索 “华裔诗人”,关于艾琳的新闻几乎占据了整个页面, “鸢尾的情绪”系列诗会、受邀文学艺术论坛、作为艺术大赛评委公益使者等报道不胜枚举。 艾琳  ,华裔诗人、当代艺术家、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人,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艺术系策展与文化领导学专业硕士学位,专注当代艺术、艺术评论与艺术收藏。著有IrisLovers、 《鸢尾的情绪》 《艾的绪语》诗文专辑,举办 “鸢尾的情绪” “鸢尾的旅行” “鸢之花”系列艺术分享会  ,”陪孩子写一首诗” “给孩子们的诗” “山水之恋”  “有没有一首歌”  “粉红十月”主题活动策划人。艺术主题与对话关注女性成长与权益、多元文化与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自信、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无畏纷杂 ·厚积薄发 尽管艾琳有企业家、画家等多种头衔,但大部分人是通过诗歌认识她的。仅2019年 “鸢尾的情绪”  “山水之恋”系列活动便在中澳两地举办了 13场,诗歌分享不仅怡情雅集于山水间、美术馆、艺术中心,而且走进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大一附中的校园。每一次诗会都高朋满座、诗意盎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桂林阳朔举办的由胡润艺术荟总监杨建勇先生策划的 “鸢尾的情绪”艺术分享会,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艺术形式展开,网络关注人次高达20余万。 近年来,无论是华语文坛的中华诗词交流及创作国际研讨会、徐志摩诗歌雅集、艾青诗歌月 ,还是国际性的昆士兰诗歌节、悉尼诗歌节、歌德诗歌之夜(德国)、简  奥斯汀嘉年华  (英国)波德莱尔之夏  (澳大利亚 )、莎士比亚之夜  (澳大利亚 ),艾琳都接到了主办方的盛邀,这位华裔诗人成为各文学艺术盛宴中闪亮的东方元素。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诗歌都已经成为小众艺术领域,但艾琳一直笔耕不辍。她在谈及文化自信时,写下尤为令人感动的一段文字: “水是有记忆的 ,即使在被任意次稀释后  ,仍能保留先前溶解在其中的物质记忆。作为移民艺术家,我们都有着一串串、一层层不断叠加的记忆。有时似乎很确定我是谁  ,从哪里来,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则是陷入无尽的迷茫,迷失在平静的空气中,迷失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迷失在不断的自我找寻中……童年的文化记忆,就像一叶轻舟从夕阳的余晖中闪现,随即又骤然消失在霭霭迷雾之中。在持续的艺术探索中  ,在自我身份省思的过程中,我会将潜意识的碎片不断地拼接  ,慢慢地,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记忆  ,当这种记忆的浓度和厚度足以支撑我的艺术表现的时候  ,文化自信便油然而生。这种自信包括华裔背景的认同、海纳百川的宽容和厚积薄发的深沉。” 她涉猎广博,表达经纬纵横  ,观点明确犀利。当被问及艺术生涯,她微笑着说:”若不是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关伟先生和胡润艺术荟总监杨建勇先生联名推荐我去学习当代艺术和艺术评论...

青年翘楚

Jillianxu | Brilliantalent 猎头公司创始人

猎头服务和人力咨询在 20 世纪末才进入中国,这两个舶来品在近 20年越来越被重视。猎头属于招聘行业里的细分,这个词另外的说法叫作高级人才寻访。“头”指智慧、才能集中之所在,“猎头”也可指猎夺人才,即发现、追踪、评价、甄选和提供高级人才的行为。当你接到猎头的电话,恭喜你,一是说明你厉害了二是你改变命运的时刻到了……人力咨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让公司业绩倍增长治久安。Brilliantalent 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华人猎头公司,而 Motivus 是中西合璧的人力资源公司,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Jillian xu。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 1999年,   14岁的 JJllian从上海来到在悉尼的妈妈身边。妈妈在澳大利亚打拼多年,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女儿,母女相处的时间很短。像大多数初代移民一样,妈妈每天打三份工,努力为自己和女儿创造好的生活。妈妈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Jillian。  10年级  ,一到合法打工年龄,  Jillian每天下午3点半下课就去打零工,周末去著名的跳蚤市场摆摊。除了减轻妈妈的负担  ,也为了能攒钱 买机票回中国看望从小陪伴她的奶奶、姑姑、堂妹,还有一群好朋友。读高中那几年,她几乎没有向妈妈要过零用钱,攒钱进货、投资,统统靠自己。与此同时,她没有荒废学业。高中毕业,她顺利考上悉尼科技大学的商科。这种经历自然磨炼了 Jillian的意志,让她有很强的抗挫能力。虽然不是学霸型人才,但她学东西上手非常快,销售能力也强。大学她是半工半读的,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她就在200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换作别人,这么年轻就进入澳大利亚四大银行之一  ,会非常心满意足,但Jillian不满足于此,她总觉得外面应该有更大、更精彩、更广阔的舞台,她内心一直有一种渴望  ,一种要出去闯一闯的冲动。 在CBA工作的几年里  ,Jillian完成了学业,组建了家庭,有了呵护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   但她一直没有停止那种渴望,一直在探索自己的潜力  ,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和土壤。她做小商贩,从中国进货到澳大利亚销售;跳槽到美国运通去历练  ,做信用经理。每一个成绩都不断鼓励她去尝试新的领域 此时中国的快速发展搅动着Jillian不安分的灵魂。她在中国网络上投简历,看到一个纳斯达克上市的猎头公司Hudson招聘,上面描绘此工作可以接触到各大著名公司...

商界精英

李敏–破茧成蝶展翅飞  ,逆境中绽放光辉

奥烨移民创始人 她曾经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最年轻的华人太平绅士,也是第一个获得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昆士兰州培训专员资格的人。2013年,澳大利亚政府推出备受瞩目的SIⅣ 500万重大投资移民 188C签证,吸引了众多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和高端投资移民前往。而第一个成功李敏不仅是澳大利亚全球人才白皮书的发起人,还担任澳中工商业委员会悉尼分会理事,并被 《华商功勋》记录为60位杰出华商领袖之一。在过去的20多年里,她一直积极参与各种中澳交流活动。无论是在广州与悉尼姐妹城市成立30周年的庆典上  ,还是在深圳和布里斯班结交姐妹城市等活动中,都可见到她在活动现场忙碌奔波的身影。 自 2002年成立移民服务公司以来,李敏带领团队共帮助了上百家中国企业和上千个家庭成功移民澳大利亚。作为一个于 1992年才移居澳大利亚的新移民,李敏凭借永不言弃的坚韧精神和以他人需求为先的服务理念,逐步在中澳交流的舞台上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她以自身的经历鼓舞和激励着身边的人,成为许多人追求梦想的榜样。 逆境飞扬,永不言弃 李敏,生于广州,父母皆为印度尼西亚归侨。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  ,李敏自然对国外文化充满了好奇心。然而  ,李敏在出生时便不幸患上眼疾,尽管经历了多次手术,视力仍未能恢复到常人的标准。尽管如此,视力障碍并没有阻挡她追求知识和追求梦想的步伐。她通过倾听的方式  “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形成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度的思考能力。最终,她克服了困难,以积极的态度和努力的精神,攻克了学业难关,取得了两个学士学位。这段 “以耳代眼”的经历成为她日后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力量源泉。 得益于父亲是英语系教授,李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凭借这一技能成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常客,从事志愿者和翻译工作。这些经历为她日后在澳大利亚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和交际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  ,李敏随家人移居澳大利亚。初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她和其他人一样,对未来充满迷茫和不安。陌生的文化和环境  ,不确定的发展和前景  ,让许多同学难以适应澳大利亚的生活。然而  ,正是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和向往,让李敏坚持留在澳大利亚。 毕业后,李敏在澳大利亚国立教育机构任兼职教师,后跨入旅游行业。由于工作的缘故,李敏发现许多人因不了解移民法律,而误信一些不正当公司,导致在移民问题上既无法保障自身权益,还可能被视为非法居留。因此  ,李敏开始学习移民法律,转战移民行业。为了更专注地提供移民相关法律服务,李敏于2002年与澳大利亚前官员、商业和房地产投资专家等人合作,共同创立了AAC商业集团和奥烨移民服务有限公司。 李敏有一句座右铭: “Never give up.  “无论是视力缺陷限制  ,还是移居他国的迷茫,抑或是不断转换赛道的挑战  ,李敏在面对人生每个转折点时,始终坚守 “不放弃”的原则,勇往直前。 专注移民服务,助力成就梦想...

澳洲名人

跨越三重门 每一次她选择的都是奔跑 专访墨尔本时装节主席Laura Anderson

三月的墨尔本主打时尚。南半球规模最大的时装狂欢——VAMFF(维珍航空墨尔本时装节)在人类最宜居城市墨尔本拉开帷幕。这个以高格调和低门槛而著称的时尚派对去年吸引了40万人次的观众和爱好者。连续19天,从Chapel St的外场秀到皇家展览馆的主场秀,从T台上的可餐秀色到T台下的展会、研讨会、派对、论坛、首次设立的中国专场秀,本届时装节通过时尚、产业与文化活动庆祝创意、创新与商业精神。不知各位有没有问过,一届届盛会背后,是谁在幕后运筹帷幄? 答案揭晓。劳拉•安德森(Laura Anderson)女士连续九年担任墨尔本时装周VAMFF主席。更为惊奇的是, 劳拉还热衷于赛车、健康、创业生态环境建造与大数据分析等领域, 除去时装周这个主席头衔,她还是墨尔本一级方程式 赛车 锦标赛(GP Formula One),联邦广场(Fed Square),Epworth医疗保健机构、澳大利亚国防大学、澳洲国家篮球联赛NBL、福布莱特奖学金等机构的董事会董事,是横跨时尚、体育、医疗、国防等行业的企业家,慈善家,世界公民,风险投资人。 初见劳拉,她一袭黑色风衣步伐优雅,伸手和我们一一贴面握手,脸上挂着温暖的浅笑,甚至开玩笑地叠起手向我们抱怨“睡眠不太足”。恰逢墨尔本时装节,《商圈》有幸受邀全程参与并独家专访了劳拉,请这位永远年轻的巾帼美女谈谈自己的修身、齐家、经商之道。 投资未来 博爱当先  EMPOWERING THE FUTURE 劳拉有很多种身份,每一个都需要她花时间悉心照料。作为一个几乎每天接孩子下课的Chairman母亲,她认为家庭事业完全可以兼而得之,并且,乐此不疲。 “我所有的身份当中最喜欢的一个是‘母亲’,这个身份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也是我回馈社会,投资未来的一方渠道。”她告诉《商圈》,孩子们就是未来,繁忙的工作不是冷落子女的借口。自己还就是有办法一边辅导家庭作业,一边做午餐盒子,一边见缝插针地准备企业审核或者政策演讲。 除了对于孩子们的私爱,劳拉也有博爱的一面。通过自己事业上的影响力和成功范例,她想要引导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职场女性,让她们能够成长为兼顾家庭和事业,并为自己的性别感到骄傲的坚强女性。 “现在大公司的董事会里女性董事的占比只有8.2%,我认为这不合理,这一点也必须改变也一定会被改变。如何改变呢?我认为要通过影响这一代的女性。时代变了,当代职场女性骄傲并快乐着,她们的丈夫们也支持女性出去工作。” 家庭和事业,在她看来是一回事。两者都需要和人打交道,两者都需要博爱和热情去维系。“当你问起我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时,你知道这个问题并不成立。”她这么说,十几年来也是这么做。 每天早上4点15分起床,洗漱完毕后慢跑去健身中心见她的私人教练Donna,5点30分开始一组有氧和负重课程。课程开始的时间没有商量的余地。当城市里的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流连之时,劳拉已经为她新一天的挑战积蓄完了能量。...

青年翘楚

AngelaHU | 珠宝品牌AngelaJewellery创始人

从规划的人生到绽放个性的品牌梦想 人们对珠宝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迷恋感,流光溢彩的宝石和与之相称的精细设计总能勾动人们绻不尽的情思。 走进位于墨尔本Toorak高端精品街的AngelaJewellery珠宝店,立刻被一件件惊艳独特的珠宝吸引。每一件设计都充满着灵性,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更令人惊喜的是,物超所值的价格,无疑可让更多人拥有一件中意的珠宝首饰。宝石之美,不仅仅在于绚丽夺目的外表,每一个平面、切割和纹理都赋予了它不同的魅力。每一位客人在衣着、举止和仪态上所不经意展露的气质,都应该有与之相称的宝石来搭配。在很多设计师眼中,珠宝就是专门用来讲故事的艺术品。 那么我们就来认识一下AngelaJewellery的创始人,听听她与珠宝的故事。 命运垂青的天使 创始人Angela是澳大利亚GAA注册的宝石鉴定师  ,同时拥有GIA、 IGI等国际权威机构颁发的鉴定资格证书。用Angela的话说:”我应该是一个幸运儿,可以将爱好转变成自己的事业。” 2012年,Angela在机缘巧合下开始接触 IGI比利时珠宝鉴定课。她从此爱上了珠宝鉴定,爱上了以设计珠宝来表达感情、思想。于是2013年她又只身前往美国攻读GIA宝石学家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她越发感受到在珠宝设计与鉴定方面的灵感。没想到  ,更大的机遇正悄然到来…… 有一天  ,她心血来潮地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幅刚刚完成的珠宝设计图,那是以神话中的美人鱼为原型创作的彩色宝石戒指图。没有想到  ,发布后几分钟就有人问: “这件戒指成品多少钱?  “这一问,一下子激起了Angela内心蕴藏很久的想法。 2016年,Angela Jewellery珠宝设计工作室正式成立,她就此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 从珠宝鉴定到建立AJ品牌 Angela很早便热衷于购买高定珠宝  ,且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来自东西方文化的熏陶,这使她的艺术创作领域极为宽广,她的设计风格总是能涵盖东西方艺术的不同特点,既有西方的浪漫立体,又有东方的端庄细腻。 最初  ,Angela的珠宝设计工作室只是帮助客人鉴定宝石和定制设计,没有想过自己创立品牌。然而,一个偶然事件让Angela有了新的想法。因为她设计的珠宝获得了许多客人的喜爱,为了能够在珠宝设计领域取得进一步的提升,Angela决定去参加一个行业设计大赛,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获得大奖。但是没有想到  ,她投稿的参赛作品被严重剽窃,做成的商品在网上销售得到处都是。她大为震惊,恍惚间才意识到,只有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设计成果,让自己的设计之路走得更加长远。 可是珠宝品牌千千万万,风格更是眼花缭乱,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和 经过无数次的市场调研、探讨和实践,Angela以原先的高定珠宝为基础终于在2019年正式推出轻奢AJBYAngela Jewellery  。副线创立的初衷,是让珠宝首饰传达的美感大于材质本身的价值。副线AJ侧重于运用天然淡水珍珠做设计,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丝毫不减优雅时尚造型感,让更多爱美的顾客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珠宝。...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