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BMW 7 系在墨尔本揭开的那一天。 璀璨夺目的新车旁,一个高大、俊朗的男人,笑容可掬。 他就是BMW 澳洲首席执行官Marc-Heinrich Werner。 面对现场嘉宾,Marc 自信满满: “我有一位中国朋友,他告诉我,中国一直流行一个说法,‘开宝马,坐奔驰’。我个人非常认同‘开宝马’这个观点,因为宝马车实在太棒了。但是今晚之后,我相信这个旧说法将会被改写,大家会接受‘开宝马,坐宝马’这个新观念。” 信心的背后,是他多年以来代表BMW 南征北战的经验;是对于BMW 百年来执着于制造终极驾乘机器的信任。 起点——慕尼黑 “开宝马”这个说法简单明了地诠释了宝马车卓越的操控性能和超凡的驾驶体验。Marc 说,他不希望BMW 只是作为德国的一个国家象征。比如一提起德国车,人们就会想起宝马这个蓝天白云的标志。“我们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张开双臂拥抱我们的用户,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一道,感受宝马所带来的驾乘乐趣。这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战略,更是一个贴近用户,帮助他们实现终极驾乘梦想的过程。” Marc 说。 Marc 是很典型的德国人,即使说着德国口音的英语,也透着他日耳曼民族男人的深邃和霸气。 20...
By adminApril 11, 2024只要对澳洲生意场略知一二,你就一定听说过Smorgon家族,也一定发现人们总是毫不吝啬地将其冠以“传奇”之名。 的确,这是个在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犹太家族,在商界、艺术界和慈善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个在澳洲最具权威的BRW家族财富排行榜上蝉联多年的首富家族,资产超过 27 亿澳元;这是个白手起家、世代传承的家族,由一家小小的肉店发展成了一座涉足多元领域的“商业帝国”。 然而,一个称得上“传奇”的家族故事,一定不仅仅是个“经商致富”的故事。因为传奇,显然远比生意或财富都更有血有肉、底蕴厚重。于是,怀着对传奇家族的好奇心,我追根溯源地实地考察、采访交流,并翻阅一篇又篇相关资料。终于,由Victor Smorgon开创、Peter Edwards承继的Smorgon家族发展历程,如同一卷涵盖了百年光阴的电影胶片,缓缓展开并愈发清晰。通过这卷胶片,你看得见世界格局的更迭,看得见经济商业的演变,看得见文化思潮的进步,也看得见Smorgon家族的奋斗与荣誉:从颠沛流离失无所失,到新土地上赚得第一桶金;从初出茅庐梦想无疆,到时代大潮下一次次转型;从敢与垄断大亨相抗衡,到确立家族生意哲学;从坐稳财富王国,到不忘初心回馈社会……更重要的是,你将借此读懂一个犹太家族如何在世事变迁中,用爱、创新与传承书写出当之无愧的“传奇”。 动荡与生存 “对于任何移民来说,都没有什么‘经济萧条’之感。因为我来的时候一无所有,哪怕每次只赚来一便士,我都已经比昨天更富有了。” ——Victor Smorgon VSG集团的创立史与Victor Smorgon的个人成长史有着解不开的关系。 1913年,Smorgon先生出生于当时还属于俄国的乌克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当时4岁的Victor在接下来数年时间里,看过了太多战争、杀戮和陈尸街头的士兵,也经历了野蛮与动乱带给家人的伤害。 “小时候总是挨饿,主要因为当时食物紧缺,大家都在挨饿……我的父亲曾卖掉我们的钢琴来买一头牛,这样我们就有牛奶喝,也可以拿牛奶来交换其它物品。牛养在我们房子的浴室里,但它还是被偷走了,不知怎样就消失了,我和父亲追着牛的脚印走了大概一英里,后来发现它被拉上雪橇给拉走了,再无踪迹可寻。我们有的,就只剩下为牛准备的食物——榨完油剩下的葵花籽饼糠——这就是我们未来日子里的早餐、午餐和晚餐。” Victor回忆说,“想到有的吃总比没的吃要好,所以吃葵花籽饼糠也成了一种满足。” 1921年列宁出台了新经济政策,随后经济形势出现暂时好转,糕点铺、香肠店、裁缝铺;针织工、鞋匠、送奶工……Victor生活的村子里各种小生意开始复苏,他家的肉店生意也做得有声有色。四处弥漫的商业氛围中,“求生计就要努力拼搏”的自尊与独立意识在Victor的心里生根发芽。 好景不长,随着1926年斯大林的上台,杀戮卷土重来,惶恐的气息令人窒息。也就是那时,Victor的父亲决定离开乌克兰,奔赴澳大利亚。 “我们到了澳洲以后,当地的犹太人社团接待了我们,还安排了下午茶还是午餐之类的,桌上摆着满满的食物。我从没见过如此丰盛的食物,我来自于一个跟没有食物可以摆上桌的时代。这里的每个人都是那么亲切,在这里,我也第一次搭乘了汽车。” 在犹太人社团和亲戚的帮助下,Smorgon一家终于在墨尔本安定下来,但在1929年后,却又经历了世界经济史上最持久而严重的大萧条。生活举步维艰,但Victor的乐观感恩之心从未动摇。“对于任何移民来说,都没有什么‘经济萧条’之感。因为我来的时候一无所有,哪怕每次只赚来一便士,我都已经比昨天更富有了。” 第一桶金与成功梦 “梦想越大,你就有越好的机会把它做大。” ——Victor...
By adminApril 4, 2024在澳洲,无论是上班族还是企业主,只要一提到招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Seek. com.au.多少学子毕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Seek找工作,然后在求职信(Cover Letter)里教科书式地注明工作机会来源于雇主在Seek上刊登的求职广告。 对于本地的求职者而言,Seek代表的是自己的一段求职路,一个向上攀登的梦想,或是一条在镜子前总也系不上的领带。Seek和我们都息息相关,却也非常神秘,更鲜为人知的是,它还在2008年重拳出击,向中国最大招聘网站之一—–智联招聘投资2.2亿美元,成为后者的大股东!作为一家连续多年广告收入接近20%增长的成功澳企,Seek却很少面对媒体,也很少谈论自身的成就之路。这次,我们有幸对话Seek的CEO安德鲁·巴萨特先生,看他为我们揭开Seek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华人这家澳洲制造的招聘帝国和中国的丝丝情缘。 涵盖41亿人口的商业帝国,澳洲制造! SEEK 成立于1997年,三位创始人分别是Andrew Bassat, Paul Bassat和Matt Rockman。2005年,Seek在澳交所上市,当时的市值为5.87亿澳元。而今天,这个当初的Seek.com.au已经发展成澳大利亚排名第一,集求职、培训、生意对接和志愿者机会为一体的移动端求职平台。 从SEEK官网上的资料看,它是一个由多个子公司组成的集团公司。它不但帮助个人找到满意的工作,也正在帮助企业取得成功。这样的结构俗称B2B2C—-即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兼备。Seek集团在澳洲,新西兰,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孟加拉国,菲律宾,越南,泰国,南非,肯尼亚,马来西亚,香港和新加坡都和当地的雇主,教育机构和志愿者服务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些国家里,Seek的招聘平台在其中14个国家的市场占有率都排名第一,覆盖人口达到41亿。 通过世界一流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Seek通过网站和移动端的应用帮助雇主找到最适合的雇员,并且介绍他们彼此认识。每个月,全世界的Seek网站会有超过4.5亿次打开(澳新地区为每个月3500万次),任何时间打开都有超过400万个职业空缺登载,并包含着超过1.5亿求职者的求职档案。 Seek的教育和志愿者平台极具创新性:Seek Learning是一个提供和职位相关教育培训的对接平台。Seek本身并不提供教育课程,却通过自身的数据优势,将最合适的课程提供给求职者和职场人士作为深造参考,每个月有15万人次在这个教育培训平台上找寻合适自身职业发展的课程。其志愿者平台SEEK Volunteer在澳新两国都是最大的志愿者工作提供平台,它把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和最适合的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志愿项目连接到了一起。 谈到Seek长期成功的秘密时,巴萨特先生告诉记者,-Seek在澳新市场有70-75%的市场占有率。而技术,产品都只是Seek给出的案卷和结果,而公司真正的成功原因在于对于这份事业的承诺。 “我们只是做到聚焦于帮助求职者找到工作和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运用技术和解决方案达到更好,更好的结果。我们目标做更好的搜索,更好的职位匹配,拿到更好的职位,更多的职位,开发更多的新产品,解决更多的新问题。我们从公司第一天起就是这样做的。”他认为,任何一个公司一旦有了为受众认真服务的态度,都会有一个好的年增长率,一个水涨船高的市场估值,最后会有一个理想的利润。 “不是产品成就了Seek的伟大,早就Seek的是我们对受众的承诺,我们不太关注短期盈利,而是长期的结果。”不过他也承认,数据对于Seek的成长至关重要。Seek通过和求职者以及企业合作,得到了大量招、聘两方的宝贵数据,而这些数据又反过来帮助Seek研发出更可靠的搜索功能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让服务变得更加定制化。 尊重中国,共同成长 去年八月,巴萨特先生对话《澳大利亚人报》时提出,澳大利亚应该给予中国更多的尊重。在接收《商圈》采访时,他向我们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 “在澳大利亚的企业家圈子里,我们总是觉得去中国做生意是很件不错的事:我们签了自由贸易协定,我们去中国建立公司,去中国找生意伙伴等等;可是,等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想要进澳大利亚时,我们有时就要打个退堂鼓说‘ 哈,我不知道要不要真的这样做’,然后我们就开始设置各种障碍。”巴萨特先生认为,澳洲从和中国的商业往来当中获利,那么中国企业也理所当然可以在澳洲建立企业,获得商业利益。...
By adminMarch 11, 2024大家都知道澳洲最大的两个零售品牌是Coles 和 Woolworth。这两家不但广告做得铺天盖地、商业模式也类似,还经常打价格战,多年来在澳洲零售市场上近乎形成了“ 双寡头”的局面。 但在澳洲还有这么一家超市,全澳只有9个门店,几乎不做任何广告,卖的商品比其他超市的同类尺寸大上好几倍,甚至几十倍。他们做生意全靠口碑,2015年全球付费会员总数已经超过了8103万个,会员的续费率在美国和加拿大达到了91%,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去年,这家超市光靠收会员费就大赚6.44亿美元,因为没有会员卡根本进不去!这么说,想必您已经猜到了,这个零售品牌的就是大名鼎鼎的Costco。 作为第一家专访到Patrick的华人媒体,《商圈》相信这次的访谈能够给有志于进入Costco的华人商家和华资品牌提供一个清晰的画卷,去审视这家“无所不卖,凡卖必大”奇葩零售店的发展战略到底长什么样?适不适合我们进入? 做实线下,布局电商 Costco澳洲区董事总经理Patrick Noone 是零售圈子里的一位“老司机”了。从1978年开始,他在维州一家Woolworth超市担任店长,开始了零售生涯。掐指一算,Patrick的零售管理经验竟有整整四十年! 1985年,他和来自加拿大籍的妻子搬到了加拿大生活。1991年,在温哥华Price Club集团工作的Patrick成为了加拿大第一批普及“会员制仓储”的零售从业人员。1993年Price Club集团和Costco合并后,他被任命为温哥华几家仓库的经理人,在这一职位上奋斗10年后成为Costco的大区运营经理,最终在2005年被提拔为Costco西加拿大区副总裁。 2016年,Patrick被调迁到澳大利亚任澳洲区董事总经理,任职至今。职掌Costco的10年间,他放眼全澳,迅速布局,目前已经在新州Auburn、Corssroads、Marsden Park,维州Docklands、Ringwood、Moorabbin,阿德莱德,堪培拉和昆士兰州的North Lakes开启了九家门店。 在各类电商“大吃四方”的今天,澳洲Costco仍旧坚持在线下大力布局。明年,Costco计划继续开出墨尔本的第四家店,并在布里斯班斥资5000万澳元开出澳洲的第十一家店。“我们还没有一家Perth店,新州的纽卡斯尔(Newcastle)是另一个可能性,像悉尼和墨尔本这样的大都市也都有无穷无尽的机遇,在那里我们将会有更多的规划”,Patrick告诉我们。不过,他透露目前尚未有在霍巴特和达尔文开店的计划。 相比于美国,澳洲Costco目前还没有上线。谈到未来Costco在澳洲上线后的价格策略,Patrick表示澳洲的线上销售系统将和美国Costco的线上策略一致,而且Costco在线上会尝试一些更加小众的商品试水市场,如果成功也可以在线下门店销售。 虽然Costco目前的澳洲电商战略只是初露端倪,但集团总部却看似下定了决心,要在做实线下的基础上借助大平台往线上走。最好的例子就是Costco借天猫试水中国:大家知道前段时间Costco总部宣布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全面合作,在天猫上开出Costco旗舰店,从电商的维度挺进了中国。 或许有人要问了,Costco全球线下点都做得那么有特色,为什么不进入中国实体店市场?又为什么偏偏上了天猫呢?Patrick表示对于Costco的全球战略,他作为一个“ 澳洲专家”也许无法给出最合适的回答。但我们还是在中国的“知乎网”上找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商评。 一位“知乎”作者认为,中美消费群体存在差异:Costco的“仓储式大宗销售”模型不适合中国的三口之家却很适合美国式的大家庭(指有3-5个孩子的家庭),尤其是进口零食,消费对象年龄相对小,超过3个人的家庭太少,不足以支撑仓储式模式的运营。第二个原因概括起来就是“洋品牌难接中国地气”,在供应链端,外企与很多local品牌合作的并不好,造成外资超市运营成本反而高过本土超市。Costco想开实体店,只卖美国品牌是不行的,在没有和本土供应商建立好关系之前进入实体店市场存在风险。 反之,通过天猫这种网络商城来试水中国市场好处多多:第一,与本地平台合作,各展所长。Costco在北美是供应链专家,但进入中国之后,供应链就交给天猫了。第二,Costco通过网销探测中国市场,看中国消费者对于进口零食的购买力和接受程度到了哪里,并搜集各个商品的销售规律和消费者偏好数据。前段时间《第一财经》爆料说Costco准备在上海开一家实体店,可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未来如果真要铺到线下,那么通过天猫积累起来的数据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By adminFebruary 11, 2024如果有人问最好的牛奶是哪家?十个人可能会给出九种答案,但是要问最贵的牛奶是哪家,估计所有的答案都会是——a2。提起大名鼎鼎的a2牛奶,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奶中贵族不仅在澳洲是餐桌上的宠儿;随着代购和电商的传播,a2在中国也是声名鹊起。2013年上市的a2“白金”Platinum婴幼儿配方奶粉,像一阵旋风似的横扫澳洲和中国的乳制品市场。 这个2000年后才成立的公司,在十年的时间内变身为乳制品中的“爱马仕”,在澳洲、中国、美国、英国拥有无数忠实粉丝。特别是那些一喝牛奶就会肠胃不适的人,a2牛奶成为了他们的救星,而解决这个大难题的方法就是奶源的严格甄选。 含100% 全a2蛋白质乳制品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可以重新享用牛奶的营养和美味。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也让媒体以及消费者对其产品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好奇。 窥探其中究竟,答案是——“与众不同”。说起来简单,但它背后蕴含的顶尖科技和精准市场营销,足以让其他品牌望其项背。a2公司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区CEO Peter Nathan先生分享了他这些年的种种过往、感受和心得。 从“死囚牢房”到“与众不同” a2乳品公司由研究酪蛋白的Corran McLachlan博士和当时新西兰富豪乳品农场主Howard Paterson于2000年在新西兰成立,公司总部目前设在悉尼。a2主要业务分布在澳洲、新西兰、中国、新加坡、美国和英国,产品包括乳制品、酸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 a2公司2004年4月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上市(新西兰证券交易所编号:ATM)。2007年,a2公司同自由食品集团(Freedom Foods)(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编号:FNP)成立合资公司——a2乳制品澳大利亚公司,此举成就了a2集团迈向国际市场进程中关键的一步。 自2010年开始,a2公司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从一家侧重知识产权的科研型公司,逐渐转型成为面向高端市场的快消品公司。2013年,在历经数年的研发和各方准备之后,a2公司更是将其业务拓展至婴幼儿奶粉行业,在新西兰及澳大利亚正式推出a2 Platinum“白金”婴幼儿配方奶粉。2013年11月a2公司也把它送到了中国消费者面前。 可是有谁想到,现在的繁荣和当初的艰难形成了天壤之别的对比,公司刚成立头几年运营状况的低迷用Peter Nathan的话讲,就是公司甚至陷入了“死囚牢房”。“a2品牌虽然2002年就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但是情况并不理想。在Coles和Woolworth里的销售状况十分一般,因为营销战略不够吸引消费者,没有使大众意识到a2牛奶的重要益处。最后我们决定公司重组,于2007年重新发布a2品牌牛奶,同时制定了新的营销战略,现在你看到的蓬勃市场,都是始于2007年的新的营销战略。”Peter说。 Peter Nathan是驰骋快消品市场20多年的老兵。在来到a2担任CEO之前,他曾分别在吉列和高露洁担任高级市场主管。在a2公司陷入低谷时期,他重新在澳大利亚推出了a2品牌牛奶,渐渐地盘活了这一盘看似迷茫的棋局。 2009年一本名叫《奶中恶魔》(Devil in the Milk)的书在美国出版,书中讨论了a1蛋白质对于人身体潜在的危害。此书出版后即在快消品市场引起一阵旋风,很多苦于难以消化奶制品的人们终于找到了答案。自然人们关注到了a2牛奶。从这以后,a2品牌牛奶的名声便一发不可收拾,销售业绩也随之扶摇直上。...
By adminJanuary 11, 20242015年,澳大利亚只有那么一个金融神话:ASX证券交易市场里一支代号BKL的股票在当年1月8号以34.96澳元一股的价格开盘,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为210.00澳元,短短一年股价疯涨501% ,升值速度甚至高过当年的比特币。这支股票叫做Blackmores Limited——澳佳宝。 著名华裔经济学家史鹤凌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澳佳宝是第一个冲破每股200澳元的澳大利亚股票,股价神话的诞生究其原因可分为三类:竞争者少,年中的婴儿奶粉战略和亚洲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狂热”追捧。最为澳洲营养补充剂的金字招牌,澳佳宝在资本市场的成功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经营理念和品牌管理艺术呢? 我们这期封面故事很荣幸邀请到了澳佳宝首席执行官Richard Henfrey(理查德·汉福睿)先生,请他亲自来给我们道一道,“供应链”、电商和食品(保健品)安全这三驾马车,如何帮助澳佳宝在本地及亚洲市场披荆斩棘。 那年,大堡礁,生姜片 采访一开始,汉福睿先生先给我们说了一段他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和澳佳宝的第一次相遇。那是20年前,汉福睿和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热恋之际乘船同游大堡礁,旅行过程当中晕船非常严重,当时女友给他吃澳佳宝的防晕防呕吐片(Travel Calm Ginger),“ 我吃了以后马上就没事了,真是奇了!我不知道这种邂逅算不算浪漫,你可以自己判断哈哈。” 剑桥大学毕业的汉福睿是英国人,15年前移居到澳大利亚并在2009年加入了“保他不晕船”的澳佳宝。2011年,汉福睿升职出任澳佳宝战略采购总监,之后于2014年再次升至首席运营官,他总结说新的角色带给自己两个大任务——一,投资并扩张亚洲市场;二,进一步完善澳佳宝的供应链。 而他也是这么做的。 赢在中国,我的原材料我做主 汉福睿先生告诉我们,早在澳佳宝正式进入中国之前,就已经被一部分中国消费者所熟知,“在电商时代到来之前,我们澳佳宝只关注澳大利亚本地的市场,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做过大规模的营销,但通过中国游客的采购,一些产品流入了中国市场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2012年,澳佳宝成立了天猫旗舰店,正式进驻电商,同时开始开辟中国市场。从2014年开始,澳佳宝借着中国自贸区的东风,在中国的销售量开始一路飙升,“我可以给你一些数据:我们有一款产品在澳大利亚市场每周的销量是每月两到三千个,上了中国的电商平台(特指天猫和京东)后,销量从每月三千上涨到了每月50万个,这是多么疯狂的增长!” 当我们问及澳佳宝产品为何能在过去和现在在中国市场立足并受到欢迎时,汉福睿自信的告诉我们,优质,优质,优质。那么澳佳宝的产品质量好在哪里呢? 从汉福睿的个人简历来看,他跟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Tim Cook)一样,来到“帅位”之前是供应链战略专家。他们都了解自己的产品,了解产品去向的市场,甚至了解产品在整条供应链条上被采购,制造(加工) ,包装,营销等等环节当中浮现出来的各类不足,并能掷地有声地制定出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有86年历史的公司,我意识到要保证优质的产品质量,我们应该做自主采购,这就需要亲自走到供应链的上游部门去。”不久前,收购了澳大利亚知名的营养补充剂生产商的澳佳宝,亲自做质量监控保障,亲自生产产品。“每一粒澳佳宝胶囊将会通过30道质量检测管卡,我们对于供应链有着非常高的管控力!” 汉福睿先生表示,这是他上任以来的第一个战略部署,这一部署将赋能澳佳宝未来全面控制产品的知识产权并确保高质量。 携手阿里,打造智能追溯供应链...
By adminDecember 4, 2023对于众多企业管理者而言,利润和管理是正相关的。说得再明目张胆一点,一个企业要想盈利,就需要激发出员工为公司奋斗的想法和行动力,员工越努力,企业越盈利。 财政盈利固然关乎企业生存,而如何在个人生存压力较小的澳大利亚激发出员工的热情?这是许多本地企业掌门人时常不解的一个难题。除了给予股份或经济奖励以外,能够吸引并且留住人才、最大程度地优化人力资源,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要素。 本期封面人物,我们很高兴能够受邀参观澳洲国民保健品企业Swisse,并在办公室专访到了这艘健康航母的掌舵人—奥利弗·洪姆先生(Mr. Oliver Horn),请他谈谈Swisse以“人(people)、原则(principles)、热情(passion)”为中心的成功经营之道。 CLED庆祝生活每一天 踏进Swisse总部,企业标语“CLED’ 处处可见——意思是“庆祝生活每一天” (Celebrate Life Every Day)。在这个世界领先健康品牌办公楼里,处处都洋溢着浓郁的幸福,健康的味道:进入公司大门就是一个中型的惬意咖啡馆,摆放着各式健康茶饮,往下走是一个设施健全的健身房,这里还有一处自行车停靠所,甚至还有一个折叠式的乒乓球台,经过这些体育娱乐设施才能到达办公区域。 Swisse的使命是让全世界的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运动 (movement),正念 (mindfulness)和营养(nutrition)是帮助人们生活得健康快乐的基础。Swisse 不仅向大众推广这些理念,同时Swisse的员工们也每天身体力行。 “在办公室里,我们的员工每一个小时都会停下工作,起身做运动,”话音刚落,我们听到办公室想起了铃声,Oliver从接受采访的办公室一跃而起,来到办公区带领员工一起做了一组深蹲。他告诉我们,自己没有汽车,每天上班都是骑自行车来的,这也是他保持充沛精力的小秘密。 每一个工作日,Swisse都给员工提供营养丰富的早餐:有机蔬果,营养麦片,酸奶等等,“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这些营养丰富的膳食和晨跑,游泳,健身等例行运动搭配在一起,成为了Swisse人强健体魄的双重保障。 Oliver认为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感不但来源于运动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成功运营的重要因素。为此,公司刻意鼓励员工在公司只说正能量的词汇,避免负面情绪:“ 我们在公司不提倡使用带有负面含义的词汇,比如说我们不提‘执行(Execution)’ ,因为没有人会被处决(Execution的另一个意思)掉,在Swisse我们会用‘落实’(Implementation);我们也不说‘最后期限’(Deadline),因为没有人要死,我们用的词是‘时间表’(Timeline)。当我们遇上困难,我们称其为‘挑战’(challenge),当员工犯错时,我们不用mistake这个词汇,而是只用”LGI”, 建议出他们未来的进步空间在哪里(LGI:Learn, Grow,Improve)。”...
By adminNovember 11, 2023自维州政府在2017年第一季度关闭了全澳最大的燃煤发电厂——Hazelwood后,澳洲能源市场委员于今年3月底公布报告称,2017-2018财年维州居民平均用电成本暴涨16%,达到了1275澳元! 能源造成的污染排放固然担心有理,可三大传统能源商在电价管理上的鲜有作为也多少影响了纳税人的钱袋。这个时候,澳洲排名前五的能源企业Alinta打出了“给千家万户提供可负担能源”的企业口号,为澳洲不同地区的用户提供最高达43%的电价折扣(*注 具体优惠计划访问 alintaenergy.com.au)。然而市场体量限制和让利于用户的商业模式,使得称霸西澳的Alinta想要持续扩张,甚至打开澳洲各州市场显得困难重重。 一个好汉三个帮,去年4月,横跨珠宝、地产、基建、百货和零售业务,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香港周大福集团经FIRB获批收购了Alinta,并于2018年1月出资约12亿澳元为其买下了占维州发电量23%的重要电力资产——罗依杨B电厂(Loy Yang B Power Station),赋能Alinta自主发电能力的同时也为这家充满理想的能源企业插上了梦想的翅膀。随后,又派出了董事董朝晖先生,促进跨国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助力集团发展。 复兴Alinta传奇从零启 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今天采访的这位Alinta首席执行官也是如此。蒂姆睿先生在对话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自己在一个不算幸福的单亲家庭长大,而工作最大的源动力就是为自己的孩子赢得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和一个轻松一些的人生。 在这种纯粹而持久的动力下,蒂姆睿的职业生涯算是“一路开挂”。他从一位勤工俭学的接线员开始,以销售的身份进入能源行业,并在进入Alinta之前成为本地能源三巨头之一——AGL,200年企业历史上最年轻的销售冠军和部门执行官。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蒂姆睿在2011年也将同样的传奇带到了Alinta。 当时的Alinta受到债务危机和全球金融萧条的影响,一度资不抵债,面临破产。那时董事们找到了正在AGL干得意气风发的蒂姆睿,希望由他来扭转乾坤。危难间,蒂姆睿接过帅印。“我上任后更新了整个领导团队,我和新团队坐下来逐一盘点了公司所有的能源资产,写下运营这些资产的策略,然后拿出一张A3纸,让他们在没有任何资源限制的假设情境下把运营这些资产的策略再写一遍。”蒂姆睿回忆到。 蒂姆睿让新的领导团队认清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并且通过和供应商再次谈判,重新定计划,引进跨行业人才等运营战略,在两者之间顺利架起了价值之桥。在他加入Alinta的第一个财年,公司就扭亏为盈,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达到1.4亿澳元,并逐年递增,到了第四年,更是达到了3.5亿澳元。2017年,这家冉冉升起的能源企业终于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牵手周大福 拿下罗依杨B电厂 在蒂姆睿先生的精益带领下,Alinta蜕变为一家极有竞争力的能源供应商,在澳洲东西两海岸的用户超过了百万。但他的雄心不止如此:“澳洲现在有三家能源巨头,而我的目标是让消费者支付可负担的能源账单,并把Alinta带入到能源‘四巨头’的行列当中。” 话虽如此,后来者追赶行业巨头往往如同虎口夺食:难!发电资产不够所带来的电力自给限制、用户数量的差距、品牌影响力等等因素都必然延缓Alinta向“第四巨头”目标前进的步伐。 而周大福集团伸出的橄榄枝很大程度上满足了Alinta的需求。我们了解到,初次踏足澳洲能源市场的周大福在收购Alinta的案子上投入了约40亿澳元巨资,可以说是该集团在澳洲的核心资产。收购完成后,双方必然要面对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难题,那么作为CEO的蒂姆睿是如何看待这个差异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给出了一个对比参照:盈利周期期望。相比于在话筒前互相吹捧,资方和企业方在公司盈利周期上达成共识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体现出沟通上的正面效果。“我们以前的主要股东来自于英国和美国,现在的母公司周大福则来自于中国香港”,蒂姆睿表示,从文化上来讲,Alinta应该和英美股东更处得来,可在企业发展布局观念上,情况却恰恰相反。“从前的股东考虑的是如何在当下能够把利润最大化,可当我在香港与周大福集团领导层会面时,我们讨论的是如何从长远的角度发展Alinta。你知道,想要长远发展就可能需要牺牲一些近期的利润,以换取市场份额和顾客忠诚度,这也和我加入Alinta时的初衷——‘做平价能源’是一致的。” 在收购完成后,周大福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帮助Alinta长期发展的诺言,仅仅半年后就追加投资12亿澳元一举拿下了Loy Yang B Power...
By adminOctober 11, 2023清晨,墨尔本亚拉河南岸的Freshwater Place 28 号大楼下面已经变得匆忙。Alex Malley 会在楼下散着步,呼吸着一早的清爽空气,计划着一天的事情。他喜欢每天走进办公室前在楼下边走边思考的过程。到了办公室,喝一杯双份特浓咖啡,两个运行官员已经帮他把各种文件摆在他的办公桌上,CPA 老总又一个繁忙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日复一日。 做电视,写畅销书,网站上录视频回答各种年轻人千奇百怪的问题,这个人就是世界最大的会计师公会之一——CPA Australia 的首席执行官。他要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参加各种会议和讲坛,接受各个媒体定期的采访。 是的,这种差异感,是人们面对Alex 的时候最直观的感觉。他总是笑嘻嘻的,一下子喊出每一个人的名字,跟他们开玩笑。他刚到CPA Australia 的时候,办公室墙上贴满了员工的照片,他觉得,和员工打成一片,必须要从了解每一个人开始。 Alex 总是忙忙碌碌的,午餐也就是和同事跑去楼层的一角,吃一块三明治就解决了。即便如此,他最近又给自己的头上添了一个职位——CPA AustraliaAdvice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澳洲CPA 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那就是跻身澳洲的金融理财市场。为此, CPA Australia 特别成立了全权子公司CPA...
By adminSeptember 4, 2023三月的墨尔本主打时尚。南半球规模最大的时装狂欢——VAMFF(维珍航空墨尔本时装节)在人类最宜居城市墨尔本拉开帷幕。这个以高格调和低门槛而著称的时尚派对去年吸引了40万人次的观众和爱好者。连续19天,从Chapel St的外场秀到皇家展览馆的主场秀,从T台上的可餐秀色到T台下的展会、研讨会、派对、论坛、首次设立的中国专场秀,本届时装节通过时尚、产业与文化活动庆祝创意、创新与商业精神。不知各位有没有问过,一届届盛会背后,是谁在幕后运筹帷幄? 答案揭晓。劳拉•安德森(Laura Anderson)女士连续九年担任墨尔本时装周VAMFF主席。更为惊奇的是, 劳拉还热衷于赛车、健康、创业生态环境建造与大数据分析等领域, 除去时装周这个主席头衔,她还是墨尔本一级方程式 赛车 锦标赛(GP Formula One),联邦广场(Fed Square),Epworth医疗保健机构、澳大利亚国防大学、澳洲国家篮球联赛NBL、福布莱特奖学金等机构的董事会董事,是横跨时尚、体育、医疗、国防等行业的企业家,慈善家,世界公民,风险投资人。 初见劳拉,她一袭黑色风衣步伐优雅,伸手和我们一一贴面握手,脸上挂着温暖的浅笑,甚至开玩笑地叠起手向我们抱怨“睡眠不太足”。恰逢墨尔本时装节,《商圈》有幸受邀全程参与并独家专访了劳拉,请这位永远年轻的巾帼美女谈谈自己的修身、齐家、经商之道。 投资未来 博爱当先 EMPOWERING THE FUTURE 劳拉有很多种身份,每一个都需要她花时间悉心照料。作为一个几乎每天接孩子下课的Chairman母亲,她认为家庭事业完全可以兼而得之,并且,乐此不疲。 “我所有的身份当中最喜欢的一个是‘母亲’,这个身份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也是我回馈社会,投资未来的一方渠道。”她告诉《商圈》,孩子们就是未来,繁忙的工作不是冷落子女的借口。自己还就是有办法一边辅导家庭作业,一边做午餐盒子,一边见缝插针地准备企业审核或者政策演讲。 除了对于孩子们的私爱,劳拉也有博爱的一面。通过自己事业上的影响力和成功范例,她想要引导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职场女性,让她们能够成长为兼顾家庭和事业,并为自己的性别感到骄傲的坚强女性。 “现在大公司的董事会里女性董事的占比只有8.2%,我认为这不合理,这一点也必须改变也一定会被改变。如何改变呢?我认为要通过影响这一代的女性。时代变了,当代职场女性骄傲并快乐着,她们的丈夫们也支持女性出去工作。” 家庭和事业,在她看来是一回事。两者都需要和人打交道,两者都需要博爱和热情去维系。“当你问起我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时,你知道这个问题并不成立。”她这么说,十几年来也是这么做。 每天早上4点15分起床,洗漱完毕后慢跑去健身中心见她的私人教练Donna,5点30分开始一组有氧和负重课程。课程开始的时间没有商量的余地。当城市里的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流连之时,劳拉已经为她新一天的挑战积蓄完了能量。...
By adminAugust 4, 2023